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
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
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
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答张十一功曹。唐代。韩愈。 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未报君恩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
春山明净,春江空阔,清澈得以见到江底的沙粒,悲伤哀怨的猿啼声处处可听。
粗大的筼筜与纤纤嫩笋争相滋长,羊踯躅清闲自得,随处开放出鲜艳的花朵.
皇帝深恩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
吟读张署来诗后,叹看双鬓,顿时觉得鬓发白了一半。
功曹:官名。
两三:几个。表示少量。
筼筜: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
踯躅:杜鹃花的别名。
恩波:谓帝王的恩泽。
死所:死的地方。
炎瘴:南方湿热致病的瘴气。
霜毛:白发。
韩愈一生中两次遭贬,《答张十一功曹》是他第一次被贬到广东阳山后的第二年(803年)春天作的。
诗的前半部分写景。“山净江空水见沙,哀猿啼处两三家”,勾画出阳山地区的全景。春山明净,春江空阔,还传递出一种人烟稀少的空寂。淡淡几笔,生动地摹写了荒僻冷落的景象。接下来是两组近景镜头,“筼筜竞长纤纤笋,踯躅闲开艳艳花。”筼筜是一种粗大的竹子。踯躅,植物名,即羊踯躅,开红黄色的花,生在山谷间,二月花发时,耀眼如火,月余不歇。这一联,可以说是作者为前面一联的冷落景象又点缀了一些鲜艳、明快的色彩,增添了些许春天的生气。上句的“竞”字同下句的“闲”字,不但对仗工稳,而且传神生动。“竞”字把嫩笋争相滋长的蓬勃景象写活了;“闲”字则把羊踯躅随处开放、清闲自得的意态托写出来。这四句诗,先写远景,后写近景,层次分明。有淡墨涂抹的山和水,又有色彩艳丽的绿竹和红花,浓淡相宜,形象突出。再加上哀猿的啼叫,真可谓诗情画意,交相辉映。
这首诗中的景物,是与作者此时的处境与心情紧密相连的。它体现了这样两个特点,一是静、二是闲。静从空旷少人烟而生,作者从繁华嘈杂、人事纷扰的京城一下子到了这僻远荒冷的山区,哀猿啼声处处有,人间茅舍两三家,这种静与作者仕途的冷遇相互作用,使他倍感孤独和凄凉。这种闲,由他的处境遭遇而来,这里的一切都显得悠闲超脱,没有羁绊,然而不免使人触景生情。身虽居闲地,心却一刻也没能摆脱朝廷的束缚,常常被“未报恩波”所烦扰,不能得闲,故而分外感慨。作者虽然写的是景,而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深处的隐情,正如王夫之《唐诗评选》所说:“寄悲正在比兴处。”
诗的下半段叙事抒情,“未报恩波知死所,莫令炎瘴送生涯。”前句的“未”字贯“报”与“知”,意谓:皇帝的深恩我尚未报答,死所也未可得知,但求不要在南方炎热的瘴气中虚度余生而已。这两句是全诗的关键,蕴含着诗人内心深处许多矛盾着的隐微之情;有无辜被贬的愤怨与悲愁,又有对自己从此消沉下去的担心;有自己被贬南荒回归无望的叹息,又有对未来建功立业的憧憬。他虽然没有直接说忧愁怨恨,只提到“死所”、“炎瘴”,却比说出来更为深切。在这样的处境中,尚还想“未报恩波”,这表现出儒家“怨而不怒”的精神。有了这一联的铺垫,下一联就容易理解。“吟君诗罢看双鬓,斗觉霜毛一半加。”“斗”同“陡”,是顿时的意思。“斗觉”二字用得奇崛,把诗人的感情推向高潮。这一联写得委婉曲折,诗人没有正面写自己如何忧愁,却说读了张署来诗后鬓发顿时白了一半,似乎来诗是愁的原因,这就把全诗惟一正面表现愁怨的地方掩盖住了。并且写愁不说愁,只说霜毛陡加,至于何以至此,尽在不言之中。诗意婉转,韵味醇厚。
诗写僻境,以画意出之,写忧愤,以曲笔出之。诗人似乎尽力想把他那种激愤的感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但是又自觉不自觉地在字里行间透露出来,使人感受到那股被压抑着的感情潜流,读来为之感动,令人回味,形成了这首诗含蓄深沉的特点。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闲挥彩笔,抵一编青史,情关今古。耆旧凋残骚雅歇,凭吊断烟零雨。
把酒兴怀,挑灯感往,一一经心数。诗成月旦,搜罗不畏吟苦。
而况屐冷青山,床空白社,录鬼谁为薄。宋玉悲哉秋欲老,独有招魂词赋。
风幌清哦,月楼高咏,都付双鬟谱。亭留野史,千秋须让韦布。
百字令 跋黄艮男先生金西志馀。清代。熊琏。 闲挥彩笔,抵一编青史,情关今古。耆旧凋残骚雅歇,凭吊断烟零雨。把酒兴怀,挑灯感往,一一经心数。诗成月旦,搜罗不畏吟苦。而况屐冷青山,床空白社,录鬼谁为薄。宋玉悲哉秋欲老,独有招魂词赋。风幌清哦,月楼高咏,都付双鬟谱。亭留野史,千秋须让韦布。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滨分作两处生,
海鲸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杂曲歌辞。侠客行。唐代。元稹。 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我非窃贼谁夜行。白日堂堂杀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此客此心师海鲸,海鲸露背横沧溟。海滨分作两处生,海鲸分海减海力。侠客有谋人不测,三尺铁蛇延二国。
怆怆绪独兴。
祁祁族云布。
严气集高轩。
稠阴结寒树。
日月谬论思。
朝夕承清豫。
徒藉小山文。
空揖章台赋。
奉和随王殿下诗 八。南北朝。谢朓。 怆怆绪独兴。祁祁族云布。严气集高轩。稠阴结寒树。日月谬论思。朝夕承清豫。徒藉小山文。空揖章台赋。
年华蔼芳隰,春溜满新池。促赏依三友,延欢寄一卮。
鸟声随管变,花影逐风移。行乐方无极,淹留惜晚曦。
晦日重宴。唐代。弓嗣初。 年华蔼芳隰,春溜满新池。促赏依三友,延欢寄一卮。鸟声随管变,花影逐风移。行乐方无极,淹留惜晚曦。
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滉漾银河通。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
天外烟峦分点缀,云中海树入空濛。乘槎破浪非吾事,巳斩鱼竿狎钓翁。
昆阳望海。明代。杨慎。 昆明波涛南纪雄,金碧滉漾银河通。平吞万里象马国,直下千尺蛟龙宫。天外烟峦分点缀,云中海树入空濛。乘槎破浪非吾事,巳斩鱼竿狎钓翁。
寂历古关道,早秋生晓寒。
空蒙朝雨细,憔悴客衣单。
事逐烟鸿远,情随雪鬓闲。
萧萧倦游意,天际路漫漫。
寂历古关道二首。宋代。李廌。 寂历古关道,早秋生晓寒。空蒙朝雨细,憔悴客衣单。事逐烟鸿远,情随雪鬓闲。萧萧倦游意,天际路漫漫。
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
清诗不敢私囊箧,人道黄门有父风。
游宝云寺,得唐彦猷为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昼一。宋代。苏轼。 二妙凋零笔法空,忽惊云海戏群鸿。清诗不敢私囊箧,人道黄门有父风。
高阁中天亘綵虹,坐看庭树起秋风。相臣载酒空山里,供奉题诗别馆中。
肃肃远瞻鸿羽集,呦呦尚想鹿鸣同。纤云不动凉生席,一夜天瓢雨洗空。
次张仲举谢左辖韩公韵。元代。郯韶。 高阁中天亘綵虹,坐看庭树起秋风。相臣载酒空山里,供奉题诗别馆中。肃肃远瞻鸿羽集,呦呦尚想鹿鸣同。纤云不动凉生席,一夜天瓢雨洗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