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出万类,贵贱伊谁分。
圭章杂瓦砾,世道同疏亲。
既收大宛种,一扫驽贻群。
乃观相马图,低首先吟呻。
千金購死骨,举国无其真。
生死何太晚,盐车负艰辛。
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红尘。
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孙君。
一顾不旋踵,价越连城珍。
谁为绘此像,庸示将来人。
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
于兹有钜公,数载居沉沦。
涵养浩然气,轮蹄任纷纭。
素识太平相,鹗表飞青云。
紫泥日边下,八座生阳春。
摅心握文柄,引年启贤门。
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
他时了经济,丹青画麒麟。
回顾相马者,细务何足云。
寥寥载千古,二道非同伦。
相士今何人,少陵身后身。
相马图呈杜勉斋左司。宋代。曾几。 造物出万类,贵贱伊谁分。圭章杂瓦砾,世道同疏亲。既收大宛种,一扫驽贻群。乃观相马图,低首先吟呻。千金購死骨,举国无其真。生死何太晚,盐车负艰辛。悠悠虞阪道,赤日煎红尘。行人亦何多,具眼惟孙君。一顾不旋踵,价越连城珍。谁为绘此像,庸示将来人。相马失之瘦,相士失之贫。于兹有钜公,数载居沉沦。涵养浩然气,轮蹄任纷纭。素识太平相,鹗表飞青云。紫泥日边下,八座生阳春。摅心握文柄,引年启贤门。凝睇辨臧否,立志安斯民。他时了经济,丹青画麒麟。回顾相马者,细务何足云。寥寥载千古,二道非同伦。相士今何人,少陵身后身。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一束乌薪抵百金,外间风雪政愁阴。
履穿东郭先生病,梅老西湖处士吟。
青帝未教春满目,玄冥还有岁寒心。
蹇驴不踏长安道,恐落泥涂迹愈深。
和子长县尉林同年立春后十日风雪大作访客不。宋代。虞俦。 一束乌薪抵百金,外间风雪政愁阴。履穿东郭先生病,梅老西湖处士吟。青帝未教春满目,玄冥还有岁寒心。蹇驴不踏长安道,恐落泥涂迹愈深。
一阵接一阵,一朝连一朝。官仍追旧赋,天又没新苗。
白日不相照,浮云那得消。君休问饥饱,且看沈郎腰。
苦雨寄城中诸友二首 其一。明代。沈周。 一阵接一阵,一朝连一朝。官仍追旧赋,天又没新苗。白日不相照,浮云那得消。君休问饥饱,且看沈郎腰。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漙漙。神游八极间。九宵回首望尘寰。悠然醉梦还。
醉桃源/阮郎归。宋代。赵师侠。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漙漙。神游八极间。九宵回首望尘寰。悠然醉梦还。
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三 阅边。明代。杨巍。 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送八弟赴官汝南。宋代。苏过。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咏今怀重以长句荅之。唐代。白居易。 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留别白沙诸友 其一。元代。戴良。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半年不踏轩车路。仿佛过、长桥去。贴水行云风送度。两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尝游处。
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凝寒和气,沈阴霁色,大旱滂沱雨。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宋代。王之道。 半年不踏轩车路。仿佛过、长桥去。贴水行云风送度。两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尝游处。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凝寒和气,沈阴霁色,大旱滂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