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同是瀛洲册府仙,今朝聊结社中莲,胡笳按拍酒如川。

唤起封姨清晚暑,更将荔子荐新圆,从今三夜看婵娟。

()

  首句故事源自唐太宗设文学馆。唐太宗为网罗人才,设置文学馆,任命杜如晦、房玄龄等十八名文官为学士,轮流宿于馆中,暇日,访以政事,讨论典籍。又命阎立本画像,褚亮作赞,题名字爵里,号“十八学士”。时人慕之,谓“登瀛洲”。诗文中常用“登瀛洲”或“瀛洲”比喻士人获得殊荣,如入仙境。瀛洲,传说中的东海三仙山之一,另二仙山名蓬莱、方丈。“册”,册封,特指皇帝的诏书。该词起句便见不俗,将此日参加中秋宴会的十八人比作仙境之人。张孝祥《鹧鸪天·送陈倅正字摄峡州》亦有句:“人物风流册府仙。”

  “结社”,组织团体。“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诗。”(唐·许浑《送太昱禅师》诗)次句巧妙地将“结社”二字拆开,一作“聊结”,一作“社中莲”,由此又将今朝宴会比之于晋慧远集高僧名儒结白莲社于庐山东林寺。庐山白莲社数百人中,其间誉望尤着,为当世推重者,号社中十八贤。晁补之于《白莲社图记》亦有记载。

  第三句作为上片结语,是说当筵演奏琴曲《胡笳十八拍》助兴,坐上十八客酒兴更高。“胡笳”,我国古代北方民族一种管乐器,传说由汉张骞从西域传入,汉魏鼓吹乐中常用之。蔡琰归汉后,悲叹自己命运多舛,写下《胡笳十八拍》流传于今。“按拍”,击节,打拍子。今宵按拍赏音,不禁抚今思夕,感慨万端,自是豪饮痛醉一场。

  换头用“封姨”对应时节,切合“十八”。“封姨”,古时神话传说中的风神,亦称“封家姨”、“十八姨”、“封十八姨”。(唐·谷神子《博异志·崔玄微》)诗文中常作为风的代称。由于中秋季节犹有余热,词人便在此时召唤风神送来凉爽,清涤晚暑,以助酒兴。

  接下一句说酒后更有荔枝品尝,以切“十八”,并扣题中秋。上品新荔名“十八娘”,宋·曾巩《荔枝录》云:“十八娘荔枝,色深红而细长,闽王王氏有女第十八,好食此,因而得名。”苏辙《干荔支》曰:“红消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中秋不能不赏月,赏月当有瓜果供奉,该词故有“荔子荐新圆”句。“新圆”,指中秋圆月。

  荔子自然圆,中秋月更圆,新朋老友中秋团圆更是大快人心,于是全词最后一句即景生情作结,说今宵赏月尚可再延长三夜至十八。“婵娟”,月亮。这是词人的美好愿望,亦可见词人填词用事的高强本领。

张孝祥

张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国,号于湖居士,汉族,简州(今属四川)人,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猜你喜欢

忽忽时节改,白日藏光辉。

重阴润九野,小雨纷微微。

苍山寒气深,高林霜叶晞。

田家秋成意,落落乖所期。

旷望独兴怀,戚戚愁寒饥。

事至当复遣,且掩荒园扉。

()

西登蒙峰顶,南望瑶岑足。华屋夹道周,飞甍蔽城曲。

谁楼揭春晖,光景常在目。匪物情乃迁,于此见君独。

至德拟春晖,明晦岂常好。君之心兮,只如三春之寸草。

春晖不尽春草长,永言怀之以终老。

()

青春逐流水,素质独轻微。

()

老者人所敬,于今乃贱之。临财但苟得,不复知廉维。

五官既不全,造请无虚时。赵孟语谆谆,烦乱不可治。

期颐悲褚渊,耄齿嗟苏威。以此住人间,动踂为世嗤。

嶷嶷林先生,自小工文辞。彬彬万历中,名硕相因依。

高会白下亭,卜筑清溪湄。同心游岱宗,谊友从湘累。

江山忽改色,草木皆枯萎。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今年八十一,小字书新诗。方正既无诎,聪明矧未衰。

吾闻王者兴,巡狩名山来。百年且就见,况德为人师。

唯此耇成人,皇天所慭遗。以洗多寿辱,以作邦家基。

()

庸中佼佼铁铮铮,百万长驱入帝京。

首事纵隳三善在,归仁何虑不全生。

()

烧灯过了客思家,独立衡门数暝鸦。燕子未归梅落尽,小窗明月属梨花。

()

读罢离骚,客闲无赖,临春强自支持。向流莺声里,问往日花枝。

话神武、门前轶事,澄湖鱼鸟,怅怏归迟。有糟丘百尺,黄金尽买蒪丝。

飞尘塞眼,谢公山、台榭参差。少如云歌伎,安边壮略,谱入新词。

共讶狂奴老矣,苍生泪、犹似平时。仗三更渔笛,回风吹散情痴。

()

惨结秋阴,西风送、霏霏雨湿。凄望眼、征鸿几字,暮投沙碛。

试问乡关何处是,水云浩荡迷南北。但一抹、寒青有无中,遥山色。

天涯路,江上客。肠欲断,头应白。空搔首兴叹,暮年离拆。

须信道消忧除是酒,奈酒行有尽情无极。便挽取、长江入尊罍,浇胸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