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女诗人纪映淮的一首咏物诗。
首句写柳树所处的环境。清秋时节,几点寒鸦栖息在秦淮河边的柳树上,清凉澄澈的秋水在河中缓缓流淌,微泛波光,这些风物,点染出一派清冷萧瑟的气氛,对下句诗中秋柳的萧疏神态起了适切的陪衬作用。次句写女诗人此时的心情。秋季的柳树已不像春天那样生机蓬勃、婀娜多姿了。随着树叶黄落,秋柳已显得有些萧条稀疏,特别是眼前的秦淮柳只有稀稀落落的几行,就更令人增添萧疏之感了。“萧疏”二字,突现出秋柳的风神资质;而女诗人偏偏爱看秋柳这萧疏的神态,这不仅因为秋柳本身显示出一种与春柳迥异的清朗的美,而且也因为女诗人本身具有清高的气质和孤寂的心境,正是这种主客观的交融才使诗人产生了独特的美感。
在前两句诗曲尽秋柳妙处的基础上,诗人在末两句又进一步抒写了内心的情思。春天时节,柳色青青,柔条依依,人们常折柳以表惜别之情,如今秋柳这般萧疏,它那衰黄的枝条显然已不可能系住离亲别友的游子行人了,可是,曾几何时,当柳树扬花吐絮,它曾撩起多少诗人才女的诗意啊!《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以飞絮比雪,应声成佳句,后世遂用“咏絮才、咏雪才、柳絮才、谢女才”等称扬工于吟诗的女子,或指其才华。此处女诗人反用此典,以雪比飞絮,“飞香”二字,又点化了李白“瑶台雪花数千点,片片吹落春风香”之句,显得更为凝练优美,使读者仿佛嗅到杨柳吐絮飞花时节的清香。显然,诗人是以谢女自况而又并不逊色的。无怪乎王士祯闻此诗,因作《秦淮杂诗》云:“十里秦淮水蔚蓝,板桥斜日柳毵毵。栖鸦流水空萧瑟,不见题诗纪阿男。”盖赏其风神也。
禁烟时节野烟屯,恻恻寒多独掩门。入夜雨声偏破梦,一年花事暗惊魂。
野坟处处逢春祭,孤子年年有泪痕。去岁玉峰曾记住,干戈回首怕重论。
清明。清代。李龄寿。 禁烟时节野烟屯,恻恻寒多独掩门。入夜雨声偏破梦,一年花事暗惊魂。野坟处处逢春祭,孤子年年有泪痕。去岁玉峰曾记住,干戈回首怕重论。
斋居在城西,庭户颇幽敞。
凉风起高树,落叶时时响。
境静人少来,理悟心自赏。
方忻结同盟,慎勿成独往。
秋夜和韩与玉。元代。贡师泰。 斋居在城西,庭户颇幽敞。凉风起高树,落叶时时响。境静人少来,理悟心自赏。方忻结同盟,慎勿成独往。
何处春生早,春生烟雨中。湖山供小隐,风雅得吾宗。
彭泽辞官早,惠连觅句工。草堂经宿处,旧事已朦胧。
《何处春生早》之一“春生烟雨中”。清代。沈瑜庆。 何处春生早,春生烟雨中。湖山供小隐,风雅得吾宗。彭泽辞官早,惠连觅句工。草堂经宿处,旧事已朦胧。
海棠凌雪压枝红,苒苒榴花竞朔风。幽赏共寻真率会,豪谈疑对滑稽雄。
高轩几夕虚陈榻,别墅何人访谢公。天送江乡春事早,却教清啸一尊同。
新正海棠石榴盛开约同乡燕会。明代。庞尚鹏。 海棠凌雪压枝红,苒苒榴花竞朔风。幽赏共寻真率会,豪谈疑对滑稽雄。高轩几夕虚陈榻,别墅何人访谢公。天送江乡春事早,却教清啸一尊同。
五岳名山天下奇,拟从遐览寄深思。幼舆丘壑真成癖,宗炳神游意巳移。
对月时从僧寺饮,看花何必主人期。惭余未脱樊笼累,羡尔飘飘任所之。
送友人游五岳。明代。文彭。 五岳名山天下奇,拟从遐览寄深思。幼舆丘壑真成癖,宗炳神游意巳移。对月时从僧寺饮,看花何必主人期。惭余未脱樊笼累,羡尔飘飘任所之。
旧日紫骝马,于今谁复看。犹能随破虏,相与战呼韩。
岁久头颅老,风酸战骨寒。新驹初堕地,眼见试金鞍。
紫骝马。明代。朱诚泳。 旧日紫骝马,于今谁复看。犹能随破虏,相与战呼韩。岁久头颅老,风酸战骨寒。新驹初堕地,眼见试金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