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归阻雪

南归阻雪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年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

译文

我的旅行被大雪阻止于宛许之间,日暮时回眺着京城。

放眼望去四周是一片苍茫的旷野,故乡的山河不知在何处。

一缕孤单的炊烟在村子的边上冉冉升起,迟归的大雁也早已飞到遥远的天边去了。

积雪覆盖了近处的田野和远处的山岗,只有饥饿的老鹰还在寻觅捕捉雪中的野兔。

我从少年时起就摆弄文墨,专注于诗词歌赋。

可惜十次上京城都没有考中,我现在已羞于回家了,只好彷徨而无奈地呆在这回家的路上。

注释

南归:指诗人自长安归故乡。

滞(zhì):不流通,引申为滞留。

宛许:即宛地,泛指南阳以北。

京豫(yù):指洛阳。唐时将洛阳设为东都。因其地属豫州,故称为京豫。

莽(mǎng)茫茫:郊野广漠无际。

乡山:故乡的山脉。

村际:中间。

平皋(gāo):平原。

文墨:写文章。

属意:倾心。

章句:章节与句子。

十上:多次上书。此借此科考落第。

裴(péi)回:徘徊。

南归阻雪 创作背景

  此诗是作者落第后失意归来行至南阳北所作。此诗当作于《岁暮归南山》、《行至汝坟寄卢征君》之后。

  《南归阻雪》的作者是孟浩然,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59卷第52首。前四句交代时间地点,对京豫的回顾和对乡山的渴望,表现出归途怅惘的情怀。中间四句写黄昏时茫茫雪原所见,“孤烟”、“归雁”、“饥鹰捉寒兔”等,一片荒凉景象,喻示出诗人此时的处境。后四句写自己怀才不遇,仕途坎坷,落第还乡的羞愧心理。全诗表现了诗人心情的忧郁和冷漠。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猜你喜欢

太行界天二千里,清晨跳入寒窗底。

黄河动地万岳雷,却与太行相趁来。

青崖颠狂白波怒,老夫惊倒立不住。

乃是丘迟出塞皈,赠我大轴出塞诗。

手持汉节娖秋月,弓挂天山鸣积雪。

过故东京到北京,泪滴禾黍枯不生。

誓取胡头为饮器,尽与遗民解{外鬼内佳}髻。

诗中哀怨诉阿谁,河水鸣咽山风悲。

中原万象听驱使,总随诗句皈行李。

君不见晋人王右军,龙跳虎卧笔有神。

何曾我得一句子,自哦自写傅世人。

君不见唐人杜子美,万草千花句何绮。

秪以诗傅字不傅,却羡别人云落纸。

莫道丘迟一轴诗,此诗此字绝世奇。

再三莫遣鬼神知,鬼神知了偷却伊。

()

尤怜荪女代劬劳,十四髫龄事事操。忍此背亲抛弟妹,窑湾坏土北风号。

()

梨云梦断景风轩,恍听笙竽万籁喧。磨蝎长天睽北宿,羸驹经岁走南辕。

汉之广矣何思泳,澧有兰兮未敢言。久已冰封伤草木,萌生犹自待新元。

()

襄阳堤路长,草碧杨柳黄。谁家女儿临夜妆,

红罗帐里有灯光。雀钗翠羽动明珰,欲出不出脂粉香。

同居女伴正衣裳,中庭寒月白如霜。贾生十八称才子,

空得门前一断肠。

()

风色萧萧月影残,长湍深夜听潺湲。青山列戟无人处,笑有孤舟一枕寒。

()

海边佳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

紫芝图上见蓬莱。浅深芳萼通宵换,委积红英报晓开。

寄语春园百花道,莫争颜色泛金杯。

()

九门烟树蔽春廛,小雨初晴泼火前。

草色引开盘马地,萧声催暖卖饧天。

萦丝早絮轻无著,弄袖和风细可怜。

鳌署侍臣贪出沐,珉麋珠馅愧颁宣。

()

披衣晨拂枕书床,出郭巾车旋可将。积雨只催春事歇,沾泥偏恨柳花狂。

林喧山客锄新笋,涨毒溪农悯早秧。谩拟仙城堪逸老,三星长夜照江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