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
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后庭花·一春不识西湖面。宋代。许棐。 一春不识西湖面。翠羞红倦。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知心惟有雕梁燕。自来相伴。东风不管琵琶怨。落花吹遍。
一个春季没和西湖谋面,怕见外边这花香日暖的春天。窗外的雨应和着我的泪水,挥动着我手中的笔管吐诉情感,心中的思念那么长,信笺却这么短,我怎么能够把话说得完。
懂得我心的只有这雕梁上的春燕,飞来飞去地与我相伴。东风哪会晓得我琵琶声中的忧怨,刮来刮去又把花儿吹落一片。
一春不识西湖面:指整个春天自己都独居房中,未去欣赏西湖春景。
翠羞红倦:湖面上叶密花谢,春意阑珊。
湘管:用湘竹做的毛笔。
上片先从春游说起。我们的女主人公因为良人离家远行,无心绪去风光旖旎的西湖春游。“一春不识”,涵盖了整个一个春天都未出游;而“不识西湖面”则把西子湖人格化了。“翠羞红倦”乃“羞翠倦红”之意。这位少妇本来是花容月貌可以与绿叶红花匹敌的,但因心绪不佳,面色无华,因而羞见绿叶,倦赏红花。这是从一个层面、一个角度表现了女主人公郁郁心情。
接下来。词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层面表现她的情绪:“雨窗和泪摇湘管,意长笺短”。在下着霏霏细雨的窗前,这位少妇在给良人写信,她含泪摇着笔管将自己的情思倾吐在纸上,然而意长笺短,言不尽意,心中的万语千言只能略表一二。这里的“湘管”是指笔管乃由湘妃竹所制。相传大舜南巡不归,其二妃娥皇、女英(帝尧之二女)日夜哭泣,泪洒于竹,竹尽成斑。因而“湘管”也包含悲苦、垂泪之意。“雨窗和泪”已够悲矣(天泪与人泪合一),再加之湘妃之泪,三泪交融,少妇心境之悲表现尽矣!这是第二个层面。
下片前二句乃第三层面:少妇之心惟有雕梁之上的燕子理解。这表现了女主人公是寂寞的,空房只有燕子相伴;同时也说明女主人公是贞洁的,她从不招蜂惹蝶,每天和她在一起的只有梁上燕;再者表明孤高的、内向的,她不与凡人为伍,只与紫燕为友,向它倾诉心曲。
最后两句展示了女主人公内心世界的第四个层面:她通晓音律,善弹琵琶,她把自己的哀怨诉诸其弦:她怨时光的流驶,红颜的短暂,希望春光较长地留在人间;然而东风无情,它不管琵琶的哀怨,仍吹走了春光,把落花吹得满地都是。这落花岂不是自己青春的象征吗?她哀叹自己的美丽年华就这样在离愁别恨中匆匆凋零,等闲消逝……
“西湖”──“湘管”──“梁燕”──“落花”,词人就是通过这四个意象段,多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抒情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描画出一条具有个性特征和特定情境的人物情感律动线。
许棐fěi(?~1249)字忱夫,一字枕父,号梅屋。海盐人(今属浙江)。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嘉熙中(公元1239年左右)隐于秦溪,筑小庄于溪北,植梅于屋之四檐,号曰梅屋。四壁储书数千卷,中悬白居易、苏轼二像事之。
楚客青绮裘,售我紫凤图。且言观祥瑞,与子悬座隅。
裴回感客意,因以致我辞。不能鸣朝阳,高翔碧梧枝。
惜哉五章备,乃向缣素施。我图已在褐,颠倒随天吴。
殷勤谢客去,玩目非所娱。
紫凤吟。元代。周权。 楚客青绮裘,售我紫凤图。且言观祥瑞,与子悬座隅。裴回感客意,因以致我辞。不能鸣朝阳,高翔碧梧枝。惜哉五章备,乃向缣素施。我图已在褐,颠倒随天吴。殷勤谢客去,玩目非所娱。
若有人兮山之阿,倒著接䍦影婆娑。茱萸满地秋风老,樽前一笑金巨罗。
人间为有黄花节,腊屐游山披薜萝。风流谁似高阳公,日暮归来骏马驮。
五柳头巾嗟独漉,白衣人至笑颜酡。从来佳节不饮酒,盛年一去等掷梭。
戏马彭城群公宴,呼鹰台前野鹰歌。独怜脱帽孟参军,高谈雄辩口悬河。
众中笑杀桓司马,丈夫空有髻峨峨。流风百年频回首,人事古今一刹那。
浮生百年岂易得,空怀千载意蹉跎。已觉韶光容易老,莫遣晚节等闲过。
花马城西黄山树,玉龙祠下白云窠。一年秋色山中好,更觉重阳秋色多。
有酒不醉奈秋何。
庚子1840年九日作。清代。牛焘。 若有人兮山之阿,倒著接䍦影婆娑。茱萸满地秋风老,樽前一笑金巨罗。人间为有黄花节,腊屐游山披薜萝。风流谁似高阳公,日暮归来骏马驮。五柳头巾嗟独漉,白衣人至笑颜酡。从来佳节不饮酒,盛年一去等掷梭。戏马彭城群公宴,呼鹰台前野鹰歌。独怜脱帽孟参军,高谈雄辩口悬河。众中笑杀桓司马,丈夫空有髻峨峨。流风百年频回首,人事古今一刹那。浮生百年岂易得,空怀千载意蹉跎。已觉韶光容易老,莫遣晚节等闲过。花马城西黄山树,玉龙祠下白云窠。一年秋色山中好,更觉重阳秋色多。有酒不醉奈秋何。
两家事契几人同,一见风流忆乃翁。
何事别离当两月,空山兀坐晚秋风。
宰邑垂满喜与王梅溪孙主簿合并承入秋闱当别。宋代。陈宓。 两家事契几人同,一见风流忆乃翁。何事别离当两月,空山兀坐晚秋风。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
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送顾非熊作尉盱眙。唐代。刘得仁。 一名兼一尉,未足是君伸。历数为诗者,多来作谏臣。路翻平楚阔,草带古淮新。天下虽云大,同声有几人。
击楫寒山月,高歌旅兴增。黄云连紫水,渔火伴萤灯。
曙色明沙迥,烟图入画层。东南催去旆,子至晓霞蒸。
蚬冈舟中用姚侍御韵书怀二首 其一。明代。张子翼。 击楫寒山月,高歌旅兴增。黄云连紫水,渔火伴萤灯。曙色明沙迥,烟图入画层。东南催去旆,子至晓霞蒸。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
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
流不音何在,高风首屡回。
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薛端明挽章三首。宋代。曹彦约。 客本何为者,逢公幕府开。兵间虽有志,度外本非才。流不音何在,高风首屡回。只今岩石望,宁忍泰山颓。
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
近晚市声合,疎帘野意生。
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
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
陈文焕秀才所宅所市凭楼一望西山宛然堕几案。宋代。林亦之。 西山檐外见,何必鹿门行。近晚市声合,疎帘野意生。终朝如此好,初月更多情。却愧才华钝,三年句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