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农·其六

劝农·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

译文

孔丘沉溺在道德,鄙视樊须问耕田。

董氏仲舒乐琴书,三载不曾践田园。

若能超脱世俗外,效法斯人崇高贤;

怎敢对之不恭敬,当颂礼赞美德全。

注释

孔耽:孔:孔子。耽(dān):沉溺,迷恋,喜好过度。

樊须是鄙:即鄙视樊须。樊须,即樊迟,孔子的学生。

董:董仲舒,西汉思想家、哲学家。

履(lǚ):踩踏。

超然:犹超脱,高超脱俗,超出于世事之外。

高轨:崇高的道路,指行事与道德。

敛(liǎn )衽(rèn):如同“敛袂”,整一整衣袖,表示恭敬。

劝农·其六 创作背景

  晋安帝元兴元年(402年)陶渊明返归上京里,次年开春移往怀古田舍务农,当时所作的《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诗云:“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劝农》诗当作于同年,即元兴二年(403年)。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猜你喜欢

刻猴虽言巧,辩对今知章。且欣共卮酒,勿道滥衣裳。

()

我有两龙剑,阅世三千秋。坚钢出百鍊,苔色古且幽。

异哉欧冶子,功与造化侔。划水蛟鳄断,指空鬼神愁。

精光不可掩,夜夜冲斗牛。所恨际休明,锋芒久潜收。

愿持献天子,为斩佞臣头。

()

寒意初销,韶光渐美,屈指新正一七。薄雾烘晴,微风送暖,偕伴骋游芳陌。

万里桥西去,好探取梅花消息。草堂买醉香醪,酒痕红泛春色。

杜老千秋诗史,尚垂暮依人,苦吟长客。蜀国栖迟,乡关乱阻,天下也如今日。

我辈伤身世,亦无可奈何时节。仰企低徊,不禁枨触愁集。

()

良夜高台露气清,遥空灵籁送秋声。桂枝先自轮中满,莲炬还从镜里生。

隐隐七层标舍利,双双百宝放光明。龙膏烛与蟾蜍影,同向人天照化城。

()

秋色到空闺,夜扫梧桐叶。谁料同心结不成,翻就相思结。

十二玉阑干,风动灯明灭。立尽黄昏泪几行,一片鸦啼月。

()

还却天官尺一书,清时有味保悬车。

公年尚壮云何蚤,古道谁言今不如。

南部主开新榜丽,西清人说旧游疏。

半簪白发无拘束,不用黄精自扫除。

()

化国舒长日正迟,漫天风柳绿成姿。

高低蝴蝶尚春色,零落荼醾犹晚枝。

倦思有余时种竹,老怀无著强赓诗。

人人一觉是非梦,但得百年犹此时。

()

闾门行乐送韶华,闲访城阴野老家。黄蝶得晴飞菜叶,翠禽隔浦啄桃花。

衡门倒屣临官路,古渡横舟阁浅沙。亦有诗人时一到,醉吟行尽夕阳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