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

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

()

译文

我被流放到万里之外、土地荒芜的南方,春暖花开之际,路途中看到大雁正朝北飞去。

不知道到哪年哪月,我才能与你们一道回到北方?

注释

南中:指岭南地区。《文选·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李善注引《吴志》:“交阯郡吏吕兴等杀太守孙谞,使使如魏。”

三春: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汉班固《终南山赋》:“三春之季,孟夏之初,天气肃清,周览八隅。”

岁月:年月。泛指时间。《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屈彊江淮闲,犹可得延岁月之寿。”

尔:你。一作“汝”。同归:一同返回。《诗经·豳风·七月》:“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毛传:“豳公子躬率其民,同时出,同时归也。”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诗(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41

南中咏雁诗 创作背景

  这首《南中咏雁》,《全唐诗》一作于季子诗,题为《南行别弟》,但《文苑英华》作韦承庆诗,且诗中所写与别弟事无涉,故此诗著作权当归韦承庆。唐中宗神龙初年,韦承庆在核审张易之弟张昌宗罪行的过程中,“失实,配流岭表。”诗当作于被贬途中。

参考资料:

1、周啸天 等.唐诗鉴赏辞典补编.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1990:41-42

  因为徇私犯法,发配岭南,诗人心中的追悔、痛苦自不言而喻。加上本来他是颇受宠幸的,痛苦无疑更甚。所以,被贬途中,当他看到成群的大雁向北飞去,不禁睹物伤情,悲从中来。“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在这美好的春天,群雁北归,寻其自由安乐之所,而自己却要跨越千山万水,远赴万里之遥到那险恶湿热的南方瘴疠之地。其间旅途的坎坷,虫兽的侵袭,疾病的折磨,都要忍受。春雁北返,回到自己的乐园,乃随性而动;而自己作为万物之灵长,却沦落偏僻的异地,身不由己,无可奈何。首两句,由雁及人,在人雁对比中,那种人不如雁的感慨深蓄其中。

  末二句,“未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紧扣归雁,进一层抒发内心的悲愤与痛悔。雁在北方安家落户,因此,古人称北飞的雁为归雁。隋代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两句写人见归雁而自然生归家之情。诗人此时身处南中,凝望那阵阵北归的群雁,也不禁动了归乡这个念头:不知什么时候,我才能和你们这些自由的大雁同返家园?古时北方人不适应南方的湿热气候,被贬谪南地的人往往凶多吉少,加之路途遥远艰辛,更是生死难料。此番南去,是生是死,实难卜知。盖一切都尚在冥冥之中也,因而作者那绝望的苦痛、负罪的悔恨以及深沉的身世之悲,都交织在这末二句上了。

  诗中作者把无情的大雁当作可以告语的知己,向它们倾诉自己的情怀,情真意切,出语自然。这里表现了一个“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的疲惫不堪的旅人,他踽踽独行,凝望那北归的群雁逐渐消失在远方,他的心也随之很沉很沉地堕了下去。值得庆幸的是,韦承庆不到一年便被召回,继续做官,兼修国史,颇受唐中宗称善,官至黄门侍郎而卒,可谓善终。大概从这次贬谪中,作者是吸取了某种人生的教训的,加强了个人品行的修养。宋之问有一首诗《题大庾岭北驿》,和这首诗比较相似,其前四句云:“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复归来。”在人雁对比中,写思家之情。但宋之问终未能从贬所归来,唐玄宗时竟被赐死。大概因为宋之问的人品太差,先谄事张易之,后有依附武三思,在知贡举时,竟然收取贿赂,且不知悔悟,遂引起时人的公愤,连皇帝也讨厌他,于是把他赐死了事。反映在诗歌里,韦承庆的贬谪思归之苦,更能博得后人的同情。末二句自然、真挚,脱口而出,毫无矫揉装束之态,深得后世诗论家的好评。

  这首诗,通篇用叙述的笔调,语言直白、通俗,如话家常。短短二十字中,运用对比手法,把作者那深切的贬谪之痛,完满地表现了出来,自具动人的力量。

韦承庆

韦承庆(639—705)字延休,唐代河内郡阳武县(今河南原阳)人。性谨畏,事继母笃孝。第进士。累迁凤阁舍人,在朝屡进谠言。转天官侍郎,凡三掌选,铨授平允。长安中,(公元703年左右)拜凤阁侍郎,同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流岭表。岁余,以秘书员外少监召,兼修国史,封扶阳县子。迁黄门郎,未拜卒,谥曰温。承庆著有文集六十卷,《两唐书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巧者力苦劳,智者心苦忧。爱君无巧智,终岁闲悠悠。

尝登御史府,亦佐东诸侯。手操纠谬简,心运决胜筹。

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泛然而不有,进退得自由。

今来脱豸冠,时往侍龙楼。官曹称心静,居处随迹幽。

冬负南荣日,支体甚温柔。夏卧北窗风,枕席如凉秋。

南山入舍下,酒瓮在床头。人间有闲地,何必隐林丘。

顾我愚且昧,劳生殊未休。一入金门直,星霜三四周。

主恩信难报,近地徒久留。终当乞闲官,退与夫子游。

()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骎骎落景挂桑榆。

夜台幕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

黄金色未足,摘取且尝新。若待重阳日,何曾异众人。

()

青春芸阁妙文词,进读金华鬓若丝。

转守七州多异政,奉常处处有房祠。

()

山畦夜雨入春蔬,此手犹存足自誉。

甚爱踏青人已至,未能浮白子姑徐。

有山拄颊宁须笏,无策资身不为书。

莫向夕阳多感慨,百年长短一蘧庐。

()

列子御风旬五日,庄周称寿八千秋。

归欤烟雨蒙蒙景,萼集班衣剩劝酬。

()

先生画马如画牛,不著鞍鞯不络头。超遥肯与驽骀伍,放旷还同麋鹿游。

先生相马如相士,德合刚柔比君子。神闲气静在平时,电激飙驰日千里。

拈毫十日又五日,惨淡经营能事毕。恍疑貌出古纤骊,直压开元卌万匹。

君不见黄金之勒锦障泥,多少款段当风嘶。安得壮士驰骏足,层冰蹴裂交河西。

()

魂寻梦忆。思君不见君颜色。升天入地情何极。角枕单衾,侵晓泪波湿。

金尊未涫愁肠窄。花南悄望参横北。衰兰怯送秋风客。

恼煞啼乌,催起半窗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