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出自。金朝。元好问。的。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十年种木,一年种谷,都付儿童。老夫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
重重叠叠的山峰隔断了繁华喧闹的都市生活,更觉得年丰人寿在我们这个小村落。移居到想要去的人迹罕至之所,那里有窗口可以看到碧绿的山峰,还有屋后茂密的松柏一棵棵。种植那十年成材的树木,耕作那一年收获的谷物,都交给那些年轻人吧。老夫我所要做的,只是清早醒来,欣赏那将落的明月;醉饱之后,充分享受那山间的清风拂面而过。
人月圆:黄钟调曲牌名。
重冈:重重叠叠的山冈。
红尘:这里指繁华的社会。
要就:要去的地方。
远岫:远山。
蒙古太宗十一年(1239),历尽磨难的元好问回到家乡秀容,择居母亲张氏娘家东园。颠沛流离多年方始安定,眼见家乡宁静太平,年成丰收,他如释重负,作了这首曲。
整首小令的上半阕,写他为什么要“卜居外家东园”。“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移居要就,窗中远岫,舍后长松。”这就是诗人认为十分理想的卜居之地,是诗人心中向往的优美的幽居佳境。下半阕写移居新环境中的新生活,人活着,总要吃饭穿衣,作为平民种木、种谷之类的事,不干是不行的。而他年事已高,不宜体力劳动,所以“十年种木,一年种谷”的体力劳动,全都交付给子女去干。而自己呢?惟有“醒来明月,醉后清风。”这是诗人晚年的生活写照。
整首小令表面上看,只是对山林间悠然自得的生活,没有任何一字提及诗人对当时的元朝暴政的不满之情。但细细咀嚼,又字字句句语含沉痛,蕴藏着对暴政的不满之意。虽不言情,但通过写景抒情,情藏景中,充满了诗人悲愤之情,情深意挚,可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落花风景春衫薄。薄衫春景风花落。池水碧些些。些些碧水池。
偶耽佳句有。有句耽佳偶。难道不看看。看看不道难。
菩萨鬘 回文。近代。陈衍。 落花风景春衫薄。薄衫春景风花落。池水碧些些。些些碧水池。偶耽佳句有。有句耽佳偶。难道不看看。看看不道难。
飘然年少弃繻生,每出新篇令我惊。一字风云争吐气,千秋日月破藏名。
无奇寂寞甘扬阁,有好嵯峨必汉京。五子见来今已尽,那能白眼向时英。
再寄答胡元瑞且邀相过二章 其一。明代。王世贞。 飘然年少弃繻生,每出新篇令我惊。一字风云争吐气,千秋日月破藏名。无奇寂寞甘扬阁,有好嵯峨必汉京。五子见来今已尽,那能白眼向时英。
花露薄红,柳烟迷翠。乱山葱茜非人世。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
城錀才开,曙光渐退。湖船尚在停篙处。东风满道湿芳泥,夜来堤上催花雨。
踏莎行 苏堤春晓。明代。陈霆。 花露薄红,柳烟迷翠。乱山葱茜非人世。早莺啼送六桥春,绮窗残月人初起。城錀才开,曙光渐退。湖船尚在停篙处。东风满道湿芳泥,夜来堤上催花雨。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
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逢故人。唐代。杜牧。 年年不相见,相见却成悲。教我泪如霰,嗟君发似丝。正伤携手处,况值落花时。莫惜今宵醉,人间忽忽期。
倚楼闻妙香,心知必有异。披衣行草际,初日未到地。
丛兰虽竞开,微甘岂高味。幽寻入篱侧,泠泠袭露气。
一花藏深碧,冰雪抱殊致。踟蹰欲却步,绝世难逼视。
素心非吾侣,自顾果形秽。端逢姑射仙,绰约方掩袂。
怅然不能去,有意在尘外。
海藏楼杂诗 其十一。清代。郑孝胥。 倚楼闻妙香,心知必有异。披衣行草际,初日未到地。丛兰虽竞开,微甘岂高味。幽寻入篱侧,泠泠袭露气。一花藏深碧,冰雪抱殊致。踟蹰欲却步,绝世难逼视。素心非吾侣,自顾果形秽。端逢姑射仙,绰约方掩袂。怅然不能去,有意在尘外。
要吹灯,中有作。离暂别休疑却。游白鹿观头看,前便是成行脚。要归来,霄为约。丝不断真嬉谑。诚语朴决重欢,间紧把猿儿缚。
踏莎行 别道友游白鹿观。金朝。王哲。 要吹灯,中有作。离暂别休疑却。游白鹿观头看,前便是成行脚。要归来,霄为约。丝不断真嬉谑。诚语朴决重欢,间紧把猿儿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