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出自。宋代。张炎。的。朝中措·清明时节。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上片“清明时节”二句,描写的清明时的雨,不是毛毛细雨,而成了哗哗大雨。恰在此时作者冒雨寻春,却被大雨所困,见到江边水急,浪潮翻涌。
“翻被梨花冷看”,二句,作者此时心口难言,无心看花,但作者却使梨花有感,冷眼旁观作者雨中的狼狈,责怪作者不思故土暖被,却对他乡山水花木如此病情苦恋。作者的此番“遭遇”有口难言,而其中源由,无限辛酸无限悲恨,尽在不言之中。
下片“燕帘莺户,云窗雾阔,酒醒啼鸦。”“燕帘莺户,云窗雾阔”是指歌妓舞女之所。雨中寻景不成,因而只能到莺啼燕舞的珠帘玉户消磨时光,一醉解千愁。然而醉乡虽好,难以久留,醉醒客散,只见归鸦啼鸣,人去楼空。
“折得一枝杨柳”二句,杨柳,古时清明节中家家户户门上插柳以祛邪。归去的途中,作者也随手折了一枝杨柳,但走至住所才恍然醒悟——浪流之人羁驻之旅,哪会有自己的家门呢?作者不禁感叹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一种天涯游子欲归无处,欲住无家的悲哀,猛然袭向心头。一枝无处可插的杨柳,满腹悲怨溢于词中,幽默中见无奈。词人用笔举重若轻,不见着力,是那么自然,用笔之巧,用意之妙,叫人拍案叫绝。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
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荆州新秋病起杂题一十五首。病起见庭竹。唐代。齐己。 病起见庭竹,君应悲我情。何妨甚消瘦,却称苦修行。每谢侵床影,时回傍枕声。秋来渐平复,吟绕骨毛轻。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繄繄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杂诗。魏晋。张协。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繄繄结繁云,森森散雨足。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芳讯依然大雅存,重劳倾盖过丘园。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入玉门。
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
答童大将军。明代。黎崇敕。 芳讯依然大雅存,重劳倾盖过丘园。自怜马援标铜柱,长笑班超入玉门。既有将军能结分,岂容吾辈得逃喧。请缨亦是男儿事,击虏从君报主恩。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
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
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
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花时留郡归已初夏事六首。宋代。黎廷瑞。 心镜翛然澹似僧,悠悠观化寄枯藤。云来云去閒舒卷,花落花开小废兴。吹笛强呼从百里,种瓜清隐学东陵。野人知有观书癖,远饷松肪续夜灯。
团扇应堪障夕晖,晓凉犹嫩且綀衣。去时宽著秋风担,留贮千岩万壑归。
送雪溪徐高士之越三首 其三。宋代。萧立之。 团扇应堪障夕晖,晓凉犹嫩且綀衣。去时宽著秋风担,留贮千岩万壑归。
湖山行几日,系舸弄珠楼。我欲题鹦鹉,何人在上头。
瀑泉环壑响,霁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鼋宫溯海浮。
送陈集生奉使祀南海道八平湖省觐尊公因将毋及仲氏归里十首 其七。明代。何吾驺。 湖山行几日,系舸弄珠楼。我欲题鹦鹉,何人在上头。瀑泉环壑响,霁月淡林幽。早念五羊上,鼋宫溯海浮。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九日雨中。唐代。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