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二十三首·其九。 飂叔去匆匆,如今不豢龙。夜来霜压栈,骏骨折西风。
养龙能手飂叔逝去匆匆不复返,
如今已经没有人培养重用英贤。
寒夜里的霜雪把马棚压得坍塌,
西风中骏马的脊骨已经被折断。
⑴王琦注:“《左传》:‘昔有飂(liù)叔安,有裔子日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huàn)龙。’杜预注;‘飂,古国也。叔安,其君名。豢,养也。”
⑵按古以马为龙类,故李贺以今不能豢龙,而骏骨为霜所折。
此诗为李贺组诗《马诗》二十三首的第九首。这首诗化用飂叔豢龙的典故,斥责当时统治者摒弃、残害贤才,表现了作者的愤慨不平和对英才埋没的痛惜心情。
刘辰翁谓“赋马多矣,此独取不经人道者。”盖李贺此二十三首皆借马以抒感。王琦谓“大抵于当时所闻见之中,各有所比。言马也而意初不征马矣。”二人所论皆是。此诗叹良马不得善养者则必为风霜所摧折,可为咏物诗之典范,所谓“不即不离”、“不粘不脱”于此诗中可以明见。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长吉鬼才’之说。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辞去奉礼郎回昌谷,27岁英年早逝。
落日长沙被鵩惊,愁来强把死生轻。洛阳才子何多涕,太息沾襟过一生。
咏史 其二 贾生。宋代。陈普。 落日长沙被鵩惊,愁来强把死生轻。洛阳才子何多涕,太息沾襟过一生。
至人不皮相,文士不灭迹。山甫一荒伧,而乃癯山泽。
虽谢伯鸾舂,尚输柴桑获。日暮负薪归,商歌中金石。
犹有身后名,时时一沾臆。
四十咏 其十 顾山人孟林。明代。王世贞。 至人不皮相,文士不灭迹。山甫一荒伧,而乃癯山泽。虽谢伯鸾舂,尚输柴桑获。日暮负薪归,商歌中金石。犹有身后名,时时一沾臆。
楼倚层城拥翠岚,登高送别思那堪。双溪到郡同流北,千嶂连关尽向南。
澹澹水阴云度渚,萧萧荷响雨鸣潭。寻常不醉临岐酒,今日因君饮易酣。
送马敬常县丞。元代。徐贲。 楼倚层城拥翠岚,登高送别思那堪。双溪到郡同流北,千嶂连关尽向南。澹澹水阴云度渚,萧萧荷响雨鸣潭。寻常不醉临岐酒,今日因君饮易酣。
灯火夜常半,工夫日又新。滥追先进躅,频忆故山人。
冻竹那妨雪,寒梅自有春。此生何处达,天地即吾仁。
舟中观书忆诸生。明代。吴与弼。 灯火夜常半,工夫日又新。滥追先进躅,频忆故山人。冻竹那妨雪,寒梅自有春。此生何处达,天地即吾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