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
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清平乐·发汉儿村题壁。 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
月亮已落,夜色已深,心头的愁绪叉能向谁诉说。透过微薄的月色,向家乡的方向放眼远望,一片寒烟萦绕,隐约中只能看见红楼的一角。
不如意的事情年年都有,这塞外寒烟里,竞蹉跎了好些年岁。哪里比得上那京城之中的富家公子们,此时一定在楼中梦里笙歌,还没有醒来。
清平乐:词牌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双调四十六字,前段四句四仄韵,后段四句三平韵。
汉儿村:地名,具体位置尚待考证。
参(shēn)横月落:指落月与横斜的星显得参差不齐的样子。参:参宿,二十八宿之一,属西方土宿。中间三颗星俗称三星。
漠漠:这里指大面积分布的样子。
红楼:即家园中的楼阁。
绝塞:遥远的边塞。
五陵公子:京都富豪子弟。五陵:以西汉王朝在这里设立的五个陵邑而得名,古人以五陵代指京都繁华之地。
参考资料:
1、清)纳兰性德著.侯清恒,李少辉注评,纳兰词赏析: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04:第261页
2、(清)纳兰性德著.孙红颖解译,纳兰词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16.02:第297页
张草纫《纳兰词笺注》载:“按词中描写的是秋冬景色,且曰‘榆塞重来’,可知是指作者于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八月至十二月随副都统郎谈赴梭龙时第二次至山海关,故应系于该年八、九月份。”
参考资料:
1、闵泽平编著.纳兰词全集 汇编汇评汇校:崇文书局,2012.03:第152页
上片侧重写景,“参横月落,客绪从谁托”,是写眼前的实景,月亮已落,参星横斜,正是天将破晓之际,纳兰已经要从汉儿村出发了。“客绪”是指一种行旅怀乡的愁思。这满心的情绪,真真是,又该从何说起。在这样的茫然无奈中,词人抛出了虚化的两句,“望里家山云漠漠,似有红楼一角”则是虚笔,太多执着的情绪容易让人产生幻觉,纳兰似乎也并不介意在这里用这种方式变现他思乡之情。红楼显然是想象之语,而在这里,“楼”并不是重点,红楼一角之下,定是有佳人倚栏,翘首企盼着词人的归期吧,此情悠悠,两心知。
下片侧重写情。先说后两句,“输与五陵公子,此时梦绕花前”,单看这两句自然是无头无脑,不过连上前面两句,“不如意事年年,消磨绝塞风烟”就可以看出,纳兰这其实是在抱怨了。他感叹道自己年年都有不如意之事,要戍守塞外,在缕缕风烟中消磨时光。看来,纳兰自己的确是比不上此时正在游赏玩乐的京城贵族子弟们啊,他们恐怕此时正过着活色天香般的生活吧。词人拿远行在外孤寂无聊的自己,和在京师里过着悠闲生活的人们相比,在看似情绪平静的表面之下,他实在是忍不住满腹牢骚。短短四句,言浅而意深。
这样一个结句,也是对上片落句的回照,在整首词里构成了一种前后勾连、回环往复的韵致,《清平乐》这样短小的词牌能写出这样回环往复的意味,可见纳兰情意之深切,也更让人觉得其中哀伤之情愈加的缠绵委婉。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
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
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失意归吴因寄东台刘复侍御。唐代。孟郊。 自念西上身,忽随东归风。长安日下影,又落江湖中。离娄岂不明,子野岂不聪。至宝非眼别,至音非耳通。因缄俗外词,仰寄高天鸿。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
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
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
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
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
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
风霜入枯枝,蝼蚊穿病心。
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
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
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
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
一弄清风还。三古尽可寻。
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
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
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蒙蔡藏用惠古风一轴叹仰不足辄赋病桐书为谢。宋代。王铚。 老境忧患集,坐受衰病侵。山林成独往,樽酒惟孤斟。万事信已矣,灭迹栖苍岑。对镜未免愁,寒云生岳阴。斯时琼瑶赠,无以报兼金。酬之病桐诗,叹息成永吟。风霜入枯枝,蝼蚊穿病心。艳艳上林树,已朽难寄林。幽人识爨下,取作绿绮琴。拂拭延妙声,泠泠朱丝绳。淳风散已久,世伪多洼淫。一弄清风还。三古尽可寻。自然俯仰中,山水见高深。同心齐取舍,何叹异古今。永真遇□赏,江海有知音。
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
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怀王立之。宋代。晁冲之。 不到城南久,黄梅几度新。忽看人日作,泪尽大和春。翰墨犹如在,壶觞不复陈。常思醉风度,花底岸纶巾。
短棹人谁识姓名,相逢况是十年兄。江关契阔秋来恨,兵火流离别后情。
高论看君挥麈柄,雄图怜我付楸枰。酒阑月落孤舟起,便是江湖万里行。
过高邮饮张才甫家作诗为别。宋代。赵鼎。 短棹人谁识姓名,相逢况是十年兄。江关契阔秋来恨,兵火流离别后情。高论看君挥麈柄,雄图怜我付楸枰。酒阑月落孤舟起,便是江湖万里行。
做了三公更引年,人间福德合居先。
结茅未尽忘君处,天上在嵩万岁前。
和人留题张相公庵。宋代。邵雍。 做了三公更引年,人间福德合居先。结茅未尽忘君处,天上在嵩万岁前。
南州乱无家,寇盗纵横驰。白骨蔽原野,火炎城与池。
千里何萧条,四顾令人悲。倬哉皖公城,当此江之湄。
崇墉上峨峨,阵列纷鱼丽。明公秉高节,德泽被华滋。
而蒙天子恩,慰尔长渴饥。大田既多稼,王师良有仪。
君行利攸往,乐土寔在兹。嘉宾复来集,兼遂平生知。
春兰丽芳渚,鸣凤翔高枝。裴回歧路侧,未忍言别离。
别离何以赠,载咏南山诗。
送王彬叔往同安二首 其二。元代。郭奎。 南州乱无家,寇盗纵横驰。白骨蔽原野,火炎城与池。千里何萧条,四顾令人悲。倬哉皖公城,当此江之湄。崇墉上峨峨,阵列纷鱼丽。明公秉高节,德泽被华滋。而蒙天子恩,慰尔长渴饥。大田既多稼,王师良有仪。君行利攸往,乐土寔在兹。嘉宾复来集,兼遂平生知。春兰丽芳渚,鸣凤翔高枝。裴回歧路侧,未忍言别离。别离何以赠,载咏南山诗。
麟经绝学冠名儒,科甲巍峨压隽途。两作星郎归省户,五持玉节佩州符。
义仓睦族前贤少,犹子推恩举世无。忝窃亲邻违一奠,不堪老涕落寒须。
陈右司挽诗。宋代。姜特立。 麟经绝学冠名儒,科甲巍峨压隽途。两作星郎归省户,五持玉节佩州符。义仓睦族前贤少,犹子推恩举世无。忝窃亲邻违一奠,不堪老涕落寒须。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
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
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
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
得合门报以予班学士诏复赐衣带因怀初锡倏阅。宋代。岳珂。 老去茆檐只负暄,重烦冠缓到柴门。纡金何有功名望,束带岂堪宾客言。璀璨章身同赐马,差池接翼愧廷鵷。折腰重起平生愧,诿曰何知鹤在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