汀洲无浪复无烟,楚客相思益渺然。

汉口夕阳斜渡鸟,洞庭秋水远连天。

孤城背岭寒吹角,独树临江夜泊船。(独树一作:独戍)

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

()

韵译

鹦鹉洲在长江中浮沉,无浪也无烟;

我这楚客思念中丞,心绪更加渺远。

汉口斜映着夕阳,飞鸟都纷纷归巢;

洞庭湖的秋水,烟波浩渺远接蓝天。

汉阳城后的山岭,传来悲凉的号角;

滨临江边的独树旁,夜里泊着孤船。

当年贾谊上书文帝,全是忧心汉室;

他却被贬谪居长沙,古今谁不衰怜!

注解

汀洲:水中可居之地,指鹦鹉洲。

楚客:指到此的旅人。夏口古属楚国境。

孤城:指汉阳城,城后有山。

角:古代军队中的一种吹乐器。

参考资料:

1、彭定求 等 .全唐诗(上)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年10月版 :第357页 .

2、于海娣 等 .唐诗鉴赏大全集 .北京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0年12月版 :第250-251页 .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创作背景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756—758)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作者自夏口乘船出发,夕阳西下时便抵达鹦鹉洲,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诗,寄给远在洞庭湖畔的元中丞。

参考资料:

1、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50-251页

2、张国伟 韩成武.唐诗三百首赏析:河北人民出版社,1995:405-406

  该诗当是诗人在至德(唐肃宗年号,公元756年—758年)间任鄂州转运留后,出巡到夏口一带时所作。

  该诗是遭贬后触景感怀之作。诗中对被贬于岳阳的源中丞,表示怀念和同情,也是借怜贾谊贬谪长沙,以喻自己的遭贬谪。前六句主要是描绘江乡浩渺静谧之景。首联写诗人为身边景物所触动,而想到贬于洞庭湖畔岳阳城友人,通过写江上浪烟来寄托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中间两联所写,都是诗人由夏口至鹦鹉洲一路的所见所闻。“夕阳度斜鸟”写时间已晚,无法到达;“秋水远连关”写地域遥远,只能相思,不得相过。最后两句“贾谊上书忧汉室,长沙谪去古今怜”为劝慰元中丞语,忧愤之语倾泻而出,以同情友人在政治上遭受打击的境遇作结,也是作者自己人生遭际的写照。全诗以写景为主,但处处切题,以“汀洲”切鹦鹉洲,以“汉口”切夏口,以“孤城”切岳阳。最后即景生情,抒发被贬南巴的感慨,揭示出向源中丞寄诗的意图。

刘长卿

刘长卿(约726 — 约786),字文房,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后为长洲县尉,因事下狱,贬南巴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猜你喜欢

溪边穿小径,寺后起幽轩。伐使恶木尽,养教修竹繁。

閒听渔唱静,卧隔市场喧。疏快宜人处,追惟子美言。

()

扫石题诗坐绿苔,黄家群从最多才。无双漫自誇江夏,次第三珠照玉台。

()

巩树先春雪满枝,上阳宫柳啭黄鹂。

桓谭未便忘西笑,岂为长安有凤池。

()

暑夕不能寐,起坐林间亭。

齿鼠欺黑月,流萤乱飞星,

星河光淡泊,不辨草树青。

泥泥凉露下,稍稍残梦醒。

幽虫故儿女,私语如相应。

邻钟自何来,迢迢入孤听。

()

射洪春酒旧知名,更得新诗意已倾。

独与刘伶敦契好,山王不敢岂人情。

()

利荣无冀想,推挽绝偏私。杳杳高风在,执鞭我愿之。

()

不向横塘泥里栽,两株晴笑碧岩隈。枉教绝世深红色,
只向深山僻处开。万里王孙应有恨,三年贾傅惜无才。
缘花更叹人间事,半日江边怅望回。

()

章台陌上试金鞍,文君镜中描远山。

黄霸功隳王吉老,五日京兆得偷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