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

译文

深闭房门听窗外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美好愉快的心情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从早晨到晚上一直在看着天色云霞,行走时想念您啊,坐着时也是想念您!

注释

一剪梅:词牌名,又名“腊梅香”“玉簟秋”等。双调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韵。

孤负:同“辜负”。

赏心乐事: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论(lún):说。

销魂:黯然神伤。

颦(pín),皱眉。

啼痕:泪痕。

参考资料:

1、赵秀亭 冯统一 选注.中国古典诗歌基础文库·元明清词卷.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76

2、孙文光 彭国忠.明清词举要.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4-25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创作背景

  唐寅生平多出入声色场合,尤其是因科场案受牵连入狱被贬后,其生命轨迹已经远离传统士大夫阶层,因此在他的笔下,以女性为题材的作品甚多,此词即为其中之一。

参考资料:

1、沙爽.桃花庵主:唐寅传.北京:作家出版社,2016:158

  此词以女子口吻,表现离别相思之情,是一首闺怨词。上片首句,即以重重门关横亘在画面上,它阻断了内外的联系,隔绝了春天,从而表明思妇对红尘的自觉放弃,对所思之人的忠贞挚爱。以下五句,似乎是思妇的内心独白,但更像“画外音”,是对“深闭门”情节的议论。下片正面描写为情感而自我封闭状态中思妇的形象,通过皱眉洒泪、看天看云、行行坐坐几个连续动作,表达其坐卧不安的无边相思。

  “闺怨”之作在历代词人笔下堪称汗牛充栋,愈是习见的题材愈难出新意,从而所贵也尤在能别具心裁。这首《一剪梅》的佳处不只在于词句之清圆流转,其于自然明畅的吟哦中所表现的空间阻隔灼痛着痴恋女子的幽婉心态更是动人。

  “深闭门”是思妇的特定行为:她藏于深闺,将一切都关在门外,正见其相思凄楚之难堪。这空间的阻隔,既无情地拉开着恋者的距离,而空间的阻隔又必然在一次次“雨打梨花”、春来春去中加重其往昔曾经有过的“赏心乐事”的失落感;至若青春年华也就无可挽回地在花前月下神伤徘徊之间被残酷地空耗去。时间在空间中流逝,空间的凝滞、间距的未能缩却花开花落,人生便在等待中渐渐消逝。活过之物终将凋零,只可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中,“愁聚眉峰尽日颦”。上片的“花下销魂,月下销魂”,是无处不令人回思往时的温馨;下片的“行也思君,坐也思君”则写尽朝暮之间无时不在翘首企盼所恋者的归来,重续欢情。作者轻捷地抒述了一种被时空折磨的痛苦,上下片交叉互补、回环往复,将一个泪痕难拭的痴心女形象灵动地显现于笔端,诚无愧其“才子”之誉称。

唐寅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猜你喜欢

纷纷俗子信么么,过眼何须问唯阿。三径固知皆坦路,一庵聊复障颓波。

陶潜彭泽思松菊,贺老鉴湖吟芰荷。闻说与君同得道,月明风静每相过。

()

柳树得春风。

一低复一昂。

谁能空相忆。

独眠度三阳。

()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

昔年去国大苍黄,同舍诸生半死亡。

春别浙江花似雾,秋行碛地草如霜。

时沽市酒借余景,屡宿官邮悲故乡。

满目故人皆厚禄,吾侪添得两奚囊。

()

君学柯山我学家,相逢悃愊两无华。

有缘偶食金陵粟,连岁同听玉树花。

各占路头图展布,不随人口鬭喧哗。

向来平实交相勉,笑杀粗心古押衙。

()

目极江天远,秋霜下白蘋。

可怜南去雁,不为倚楼人。

()

连年逢此日,寂寞在山居。故国云归尽,高杉雪下初。

阴霾占户口,雷电失天书。可得俱无事,清吟始晏如。

()

二年食贫儿女煎,大寒客居衣里穿。闭门穷巷气不屈,谁问过午无炊烟。

腹中万卷自得饱,冷热不假世人怜。思归一日止旧隐,墙垣荆棘荒三椽。

青山不肯埋妙器,幅巾却作康庐仙。今年再渡江北船,旋买走马趋日边。

即今日月九天上,陛下旰食思求贤。结交老苍半台阁,亨衢插翼看翩翩。

朱颜谁无起家念,壮志输君先著鞭。我今憔悴类蟠木,斧斤不到终天年。

病身无用聊自惜,对榻犹堪雨夜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