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有车马客,驾言发故乡。

念君久不归,濡迹涉江湘。

投袂赴门涂,揽衣不及裳。

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

借问邦族间,恻怆论存亡。

亲友多零落,旧齿皆凋丧。

市朝互迁易,城阙或丘荒。

坟垄日月多,松柏郁茫茫。

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

慷慨惟平生,俯仰独悲伤。

()

译文

门前有车马经过,这车马来自故乡。

因为顾念我久久未回,因而他们远涉而来。

我听说有客人从故乡来,赶快整理衣服出去相见。

见到故乡旧友不禁感动得掉下泪来,亲手拉他进屋,擦干眼泪我们聊起了我离别家乡后彼此的境况。

我问他现在乡国和宗族过得怎么样,他凄怆地对我说,自我别后的这些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亲友也大都零落,不知迁徙到哪里去了,那些年迈的老人都已去世。

市集和朝堂都改变到了其他地方,以前的很繁华的地方都已成为了丘垄和荒地。

坟茔越来越多了,坟地上的松柏也郁郁苍苍。

天道还有盛衰,何况是人生呢?

想想我自己的人生,顷刻之间觉得无限悲伤。

注释

濡迹:留下踪迹。濡,沾湿的意思。

投袂:甩下衣袖。

赴门涂:赶出门口上路。

揽衣:整理一下衣服。

拊膺:拍打胸部。

掩泪:擦干。

邦族:乡国和宗族。

旧齿:故旧老人。

市朝:市集和朝堂。

郁茫茫:茂盛的一片。这里指坟墓剧增。崇替:盛衰。俯仰:顷刻之间,形容时间短暂。

  《门有车马客行》,乐府旧题。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说:“皆言问讯其客,或得故旧乡里,或驾自京师,备叙市朝迁谢,亲戚雕丧之意也。”西晋武帝末年,陆机和弟弟陆云离开江南家乡,北上洛阳以求取功名。不久,晋武帝去世,围绕权力的再分配,统治集团内部各派系展开了激烈的争夺。陆机沉浮于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备感仕途艰险、人命危浅,由此也常常生发出怀念故乡亲友之情。这首诗虽沿用乐府古题,但反映的却是陆机自己的感情。

  诗的开端六句,交代有客自故乡来,诗人急忙出门迎接。首句点应诗题。“念君”二句,以故乡客口吻点明作者离乡时间之长,以故乡客远涉而来暗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并非一般,为下文的问讯作了铺垫。“江湘”,偏指长江,因从江东至中原无须经湘江,诗人此为协韵而已。“濡迹”,涉江时沾湿的足印,二字概写故乡客行旅的艰辛,起到以少胜多的效果。“投袂”两句,刻画诗人迎接故乡客的急切状态,神情毕肖,透过这毫无斯文气的动作描写,读者可以联想到诗人平素对乡音的殷切企盼。

  接下来“拊膺”二句,写诗人见到故乡客的激动情态。诗人连用“拊膺”“携”“掩泪”几个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创造出一种极端伤痛的氛围,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他那积抑已久的悲情。重情是魏晋思潮的一大特征,由于个人意识加强,魏晋文人对自己的喜怒哀乐有了更敏锐更强烈的感受;在情感的表达上,也冲破了汉儒“温柔敦厚”、“哀而不伤”诗教说的抑制,敢于尽力宣泄。陆机不仅在理论上首标“诗缘情”之说,而且在创作上大力实践之,他“观尺景以伤悲,俯寸心而凄恻”(《述思赋》),往往尽最大的努力来强化自己的感情。“拊膺携客泣,掩泪叙温凉”,不正是这种创作倾向的流露。

  “借问”八句,写亲友零落,桑梓倾覆的惨淡现实。重逢乡亲,自然就要问讯故乡亲友的情况。而世间最牵动人心的,莫过于亲友的存亡问题,譬如汉乐府《十五从军征》中的八十岁老兵,他“道逢乡里人”,最挂念的也是“家中有阿谁。”“恻怆论存亡”,同样真切地表现了陆机的这种心情。然而,答案却令人黯然神伤。“亲友多零落”六句,展示了一幅极其惨淡的图景:亲友大部分零落了,有德望的老人则全死光了;昔日豪华壮丽的官府殿堂倾颓殆尽,或沦为杂草丛生的荒丘,或沦为商贩出入的集市;放眼望去,郊原坟冢垒垒,松柏郁苍。六句诗,“亲友”两句和“坟垄”两句形成相反相成的强烈比照,“市”与“朝”,“城阙”与“丘荒”,也对比鲜明。这都体现着作者巧妙的艺术匠心,只有通过这种对比组合,才能创造出沧桑陵谷的气氛和惊心动魄的感染力。

  结尾四句,诗人把亲友零落、生命短促的现实痛苦升华为对整个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悲叹感伤。“道”,此指自然规律。信,确实。“崇替”,衰亡,灭亡。“天道信崇替,人生安得长”——宇宙间万灵万类终归要走向衰亡,人又岂能获免!着一“信”字,更见沉痛。既然人的衰亡是宇宙之必然,那每个人都在劫难逃了,零落者的今天,便是“我”的明天,于是诗人便在一曲欲解不能的伤叹中收束全诗:惟,思。“俯仰”二字突现诗人敏感的时间意识,与悲伤萦怀、感慨淋漓的气氛相吻合,更易产生“每读一过,令人辄唤奈何”的效果。

陆机

陆机(261-303),字士衡,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孙吴丞相陆逊之孙、大司马陆抗之子,与其弟陆云合称“二陆”。孙吴灭亡后出仕晋朝司马氏政权,曾历任平原内史、祭酒、著作郎等职,世称“陆平原”。后死于“八王之乱”,被夷三族。他“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晋书·陆机传》),与弟陆云俱为中国西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太康之英”。陆机还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的《平复帖》是中古代存世最早的名人书法真迹。

猜你喜欢

一川桑柘隐烟霞,黄菊苍松自一家。更喜舍南添隙地,开渠占断白鸥沙。

()

灵池月满直城隈,黻帐天临御路开。东沼初阳疑吐出,

南山晓翠若浮来。鱼龙百戏纷容与,凫鹢双舟较溯洄。

愿似金堤青草馥,长承瑶水白云杯。

()

顺途行歌醉者谁,先生采药山中归。昨日携篮入山去,今日出山香满路。

先生年来饭黄精,俗眼但白发但青。得失乘除适相补,勿取谗人畀豺虎。

()

井阑啼碎金梧影,声声羂愁难断。竹簟邀凉,瓜藤架月,烟外不胜清怨。

才听又远。认幽涧哀弦,被风吹转。那得成丝,翠笼空饱豆花瓣。

篝灯谁寄永巷,弄鸳梭轧轧。残夜相伴。露湿侵篱,星寒映杼,应恨回文零乱。

搴帷意懒。况无妇惊秋,宋郎凄婉。自谱相思,泪痕凝翠管。

()

淮北荥南接境,冻姿霜色含秋。如得此君万颗,岂论千户封侯。

()

晨具湖西饭,还家腹果然。

怒风长擘席,急浪不鸣船。

身觉青冥上,情留白鸟边。

衰年端一快,整帽向云天。

()

橄榄如佳士,外圆内实刚。为味苦且涩,其气清以芳。

侑酒解酒毒,投茶助茶香。得盐即回味,消食尤奇方。

宫商舌底发,星宿胸中藏。虽云白露降,气味更老苍。

山林假岁月,颜色饶风霜。以兹调众口,谁敢轻颉颃。

作此橄榄诗,远继葑菲章。大器当晚成,斯言君勿忘。

()

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竟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参参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