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曾巩的《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

译文

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

注释

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

横塘:古塘名,在今南京城南秦淮河南岸

乱山高下:群山高低起伏

诗人通过桃花、李花容易凋谢与小草青色长久相对比,暗示了这样的一个哲理:桃花、李花虽然美丽,生命力却弱小;青草虽然朴素无华,生命力却很强大。《城南》二首描写了暮春时节大雨过后的山野景象,笔调流畅优美,读来琅琅上口,令人赏心悦目。特别是“惟有青青草色齐”这一句,沁着水珠的草地鲜亮碧绿,表明雨后的大自然依然充满生机,这是作者的神来之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格调超逸,清新隽永。

曾巩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五日-元丰六年四月十一日),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汉族,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致尧之孙,曾易占之子。嘉祐二年(1057)进士。北宋政治家、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为“南丰七曾”(曾巩、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之一。在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贡献卓越。

猜你喜欢

无事向边外,至今仍不归。三年绝乡信,六月未春衣。

客舍洮水聒,孤城胡雁飞。心知别君后,开口笑应稀。

()

长安松下读书人,皂帽萧然迥出尘。暂傍香台寻胜侣,却乘秋水问归津。

诗传摩诘真如画,豪拟元龙未觉贫。犹记高楼吟啸处,十年迢递海陵春。

()

早换新衣,迟添弱线,且教同坐更阑。乍绕檐冰箸,戛碎琅玕。

今宵海样莲花漏,听儿家、数尽悲欢。燕台梦杳,似伊清瘦,可耐严寒。

双鱼昨寄平安。道夜深风雪,正直金銮。想频呵冻墨,绛蜡才干。

平明又复催趋走,只空陪、彩仗千官。口脂面药,几时宣赐,分饷孤鸾。

()

风驱雨压无浮埃,骖騿千骑东方来。

胜游公自辈王谢,净社我亦追宗雷。

岷山楼上一徙倚,如地始辟天初开。

廓然眼界三万里,山一螘垤水一杯。

世间幻妄几变灭,正自不满吾曹咍。

丈夫本愿布衣老,达士讵畏苍颜催。

君看神君岁食羊四万,处处弃骨高成堆。

西山老翁饱松麦,造物赋予何辽哉!

()

朝廷入忘返,冠盖如云屯。

贤哉贵公子,独以民社言。

西台出命书,落笔波涛翻。

东台典封驳,坐惜日月奔。

试剧得上蔡,高卧强东藩。

早岁独多麦,时雨如倾盆。

铃轩省鞭潏,幕府多壶樽。

逡巡文字乐,斥去簿领烦。

赐环行当至,坐席恐未温。

三槐日成阴,富贵属曾孙。

()

湖上清游乐有余,玉山未倒不须扶。

后堂深处无人到,尚许鸱夷托后车。

()

龙种何人为写神,空群意气绝风尘。略施羁靮愁难驭,欲辨骊黄恐失真。

十二天闲才有几,三千騋牝总无伦。蹑云追电寻常事,看取鸣鸾曲水滨。

()

我有孤舟自天地,沙头问渡苦无人。

谁家贾舶浮溟渤,脱命蛟龙亦损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