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之义就是军队。
为什么军队称为 “军旅”呢? 这就隐含有人数、编制、征战等内容在里面。
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不是三五个或七八个人的团体,而是人数众多的武装集团,是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
“旅”,是军队组织的一种编制,一般是: 军、师、旅、团、营、连、排、班。不同时期有一定的变动。
《说文·
( yǎn) 部》: “旅,军之五百人。”段注: “《大司徒》: ‘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起军旅。’注云: ‘此皆先王所因农事而定军令者也。欲其恩足相恤,义足相救,服容相别,音声相识。’引申为凡众之称。《小雅》‘旅力方刚’传云: ‘旅,众也。’”
段玉裁注所引 《大司徒》系 《周礼·地官·小司徒》,段误。《周礼》为郑玄注,唐·贾公彦疏。
由上而知,古代 “旅”为五百人的编制,因其人多,故引申为“凡众之称”,义为众。所以,“军旅”谓军人众多,众多的军人,即谓军队。
单言 “旅”,亦可谓之军队。 《诗·大雅·皇矣》“爰整其旅”传: “旅,师。”“师”即谓军队。强有力的军队则谓之 “劲旅”。
军队亦统称 “部队”。《文选·扬雄 〈羽猎赋〉》: “浸淫就部。”李善注: “部,军之部伍也。”部伍即兵士的队伍,兵士的队伍即谓之部队,也就是军队。
“军旅生涯”,谓在部队生活中,意味着艰难险阻、壮志豪情;“军旅情怀”,一般谓离开部队后,意味着拳拳眷恋、深切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