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文帝后。中山无极人。明帝生母。三岁丧父,九岁喜书。十余岁时世乱饥馑,白母以谷赈给亲族邻里。汉献帝建安中,嫁袁绍之子熙为妻。曹操破袁绍,曹丕见其姿貌绝伦,纳为夫人,有宠。丕称帝,爱郭后,后有怨言,帝怒,赐死。明帝立,追谥文昭皇后。
西晋人。石崇爱妾。一说姓梁,白州人。美而艳。善吹笛。赵王司马伦专权,伦党孙秀使人求之,崇坚拒不许。秀怒,诬崇为淮南王司马允党,矫诏收崇。甲士至门,绿珠坠楼自杀。
葛玄,汉族,吴丹阳郡句容县都乡吉阳里人(今句容市),祖籍山东琅琊,三国著名高道,道教灵宝派祖师。字孝先,号仙翁,被尊称为“葛天师”。道教尊为葛仙翁,又称太极仙翁,与张道陵、许逊、萨守坚共为四大天师。 为汉下邳僮侯葛艾后裔,祖葛矩,安平太守,黄门郎;从祖葛弥,豫章第五郡太守。父葛焉,字德儒,州主簿,山阴令,散骑常侍,大尚书。随左慈学道,得《太清丹经》、《黄帝九鼎神丹经》、《金液丹经》等道经。曾采药海山,吴嘉禾二年(233年),在閤皂山修道建庵,筑坛立炉,修炼九转金丹。喜好遨游山川,去过括苍山、南岳山、罗浮山。编撰《灵宝经诰》,精研上清、灵宝等道家真经,并嘱弟子世世箓传。
2018年11月,清华大学战国竹简研究成果发布,其中古文《尚书》系晋人伪作,该人学术界主流观点认为为梅赜。
好学多闻,以贫素自立。隐居不仕,人莫知所终。《晋书·隐逸传》谓:“元康之后,纲纪大坏,(鲁)褒伤时之贪鄙,乃隐姓名,而著《钱神论》以刺之。”今所见《钱神论》、系严可均《全晋文》据《晋书·鲁褒传》、《艺文类聚》、《初学记》合抄而拼成的。此文虽名曰“论”,其实仍然沿袭辞赋问难之体。文中虚拟司空公子与綦毋先生的问答,极论钱之妙用如神,而语带谐谑,揶揄笑骂,恣肆酣畅。文中精彩之处颇多,如司空公子讪笑綦毋先生不知权变一段,其语本出自典籍;以世俗口吻而唐突圣典,实寓讽世之深意。又如“公子拊髀大笑”,论述钱的价值及功用一段,尤为生动辛辣:“为世神宝,亲之如兄,字曰‘孔方’。失之则贫弱,得之则富昌。无翼而飞,无足而走,解严毅之颜,开难发之口。”显然都是愤世嫉俗之语。据本传称,此文一出,即为当时痛疾时世者所传诵。
东晋官员、文人,字子道,泰山南城(今山东费县西南)人。东汉「悬鱼太守」羊续的第六代孙,高祖羊繇,高叔祖羊祜,曾祖羊忱,祖父羊楷,父羊绥。历太学博士兖州别驾,桓玄为太尉,以为记室参军。自幼才华横溢,巧于文章。《世说新语》记录羊孚不少的言谈事迹。
杨泉,字德渊,别名杨子,生卒年不详,西晋梁国 [1] (治今安徽砀山 [2] )人。西晋时期哲学家,道家崇有派代表人物。 杨泉曾为吴国(今浙江绍兴)处士。太康六年(公元280年),西晋灭吴国后,杨泉被征入晋。 [3] 不久隐居著述,仿扬雄著《太玄经》14卷,又著《物理论》16卷、集2卷。
夏侯玄,字泰初(《三国志》等作太初)。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三国时期曹魏玄学家、文学家、官员,征南大将军夏侯尚之子、右将军夏侯霸之侄、大将军曹爽表弟。 魏文帝时世袭其父爵位,明帝时任散骑黄门侍郎、羽林监。少帝曹芳继位后,拜为散骑常侍、中护军。后外放任征西将军,与曹爽策划骆谷之役,大失人心。高平陵之变后,被剥夺兵权,入朝任大鸿胪、太常等职。嘉平六年(254年),中书令李丰与外戚张缉密谋诛杀大将军司马师,以夏侯玄代替他主政。但密谋泄露,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临死时,仍然面不改色,从容受刑,年四十六。 夏侯玄少时有名望,仪表出众,时人目之以为“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在政治上,提出了“审官择人”、“除重官”、“改服制”等制度,司马懿认为“皆大善”。他博学多识,才华出众,尤其精通玄学,被誉为“四聪”之一,与何晏等人开创了魏晋玄学的先河,是早期的玄学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