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卢征君嵩山草堂图。清代。高士奇。神鬐在水不入篊,仙禽在野不受笼。 达人泥土视轩冕,林峦刬迹偕洪蒙。 嵩山征君巢许踪,高柯百尺龙门桐。 召拜谏官卧不起,草堂僻径临巃嵷。 岩姿壑籁有神会,自写不假丹青工。 墨痕迥出浓淡外,绝境直与虚无通。 手书十志字健劲,藤枝薤叶纷相蒙。 在昔右丞妙诗画,辋川旧本留清风。 征君绝艺亦兼擅,蓝田少室将无同。 弘农好古惬真赏,跋尾小印蟠丝红。 笔法独启元祐派,胚浑坡老兼涪翁。 开运下迄淳熙代,五阅丁未云流空。 神物不随陵谷变,浩叹者谁周益公。 庆元到今夏几世,暗中呵护烦苍穹。 黯然之光久愈发,何啻宝玉摇晴虹。 我在修门昔曾见,爱此叠巘藏玲珑。 归田五载亲抱瓮,柘湖拓地芟嵩蓬。 石廊洞户颇幽雅,十指愧未娴皴烘。 重来那免猿鹤怨,故园青碧孤芳丛。 云烟一卷快入手,槐根欹枕游高嵩。
高士奇(1645—1704年),字澹人,号瓶庐,又号江村。浙江绍兴府余姚县樟树乡高家村(今慈溪匡堰镇高家村)人,后入籍钱塘(今浙江杭州)。高士奇早年家贫,后在詹事府做记录官。康熙十五年(1676年)升为内阁中书,领六品俸薪,住在赏赐给他的西安门内。 高士奇每日为康熙帝讲书释疑,评析书画,极得信任。官至詹事府少詹事兼翰林院侍读学士。晚年又特授詹事府詹事、礼部侍郎。死后,被追谥文恪。他平生学识渊博,能诗文,擅书法,精考证,善鉴赏,所藏书画甚富。著有《左传纪事本末》、《春秋地名考略》、《清吟堂全集》等。
尺幅西陵地,偏增旅话长。暮笳鸣戍火,晓角动星芒。
马饮残湖水,萤飞故苑墙。只余图画里,孤笠吊斜阳。
西湖杂兴。清代。梁以樟。 尺幅西陵地,偏增旅话长。暮笳鸣戍火,晓角动星芒。马饮残湖水,萤飞故苑墙。只余图画里,孤笠吊斜阳。
客馆何寥寥,明月竟窗户。
青天悬列星,零露沾宿莽。
怀起不遑寐,起坐听漏鼓。
听罢复重听,听彻三四五。
客夜。宋代。释文珦。 客馆何寥寥,明月竟窗户。青天悬列星,零露沾宿莽。怀起不遑寐,起坐听漏鼓。听罢复重听,听彻三四五。
凤楼深处锁云烟,一锁云烟又百年。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三。宋代。邵雍。 凤楼深处锁云烟,一锁云烟又百年。痛惜汾阴西祀后,翠华辜负上阳天。
割肉犹堪遗细君,缁衣雅近石榴裙。篷窗静赏中秋月,书幌香霏午夜云。
卫国鱼轩归宋子,长安雁塔失刘蕡。井梧摇落凉风起,蓟北江南劳燕分。
感旧四首 其二。近代。方鹤斋。 割肉犹堪遗细君,缁衣雅近石榴裙。篷窗静赏中秋月,书幌香霏午夜云。卫国鱼轩归宋子,长安雁塔失刘蕡。井梧摇落凉风起,蓟北江南劳燕分。
瞥去门阑两换春,标规仍惬此来亲。能将官况为馀事,别有阳和到后尘。
衮衮何妨流水淡,纷纷谁数白头新。拟论一报归恩地,愧我犹为栾棘人。
赠吴伯玉二首 其二。宋代。刘弇。 瞥去门阑两换春,标规仍惬此来亲。能将官况为馀事,别有阳和到后尘。衮衮何妨流水淡,纷纷谁数白头新。拟论一报归恩地,愧我犹为栾棘人。
东风政摇荡,百鸟争春鸣。
长亭杨柳弱,广陌芳草平。
游子动行色,辛勤奔皇京。
利名悲末路,合散笑浮生。
望望陟前陂,陨涕空含情。
勉哉振长策,扶摇云翼轻。
次韵雍节夫留别。宋代。李若水。 东风政摇荡,百鸟争春鸣。长亭杨柳弱,广陌芳草平。游子动行色,辛勤奔皇京。利名悲末路,合散笑浮生。望望陟前陂,陨涕空含情。勉哉振长策,扶摇云翼轻。
江海十年几战酣,劫灰飞尽到耕蚕。乱翻文物想犹在,彫弊徵科恐未堪。
眼底兴亡即今古,胸中形胜欠东南。因君渐有扁舟兴,伫待清风洗瘴岚。
送人官浙西。元代。刘因。 江海十年几战酣,劫灰飞尽到耕蚕。乱翻文物想犹在,彫弊徵科恐未堪。眼底兴亡即今古,胸中形胜欠东南。因君渐有扁舟兴,伫待清风洗瘴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