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敬亭传。清代。黄宗羲。余读《东京梦华录》、《武林旧事》,记当时演史小说者数十人。自此以来,其姓名不可得闻,乃近年共称柳敬亭之说书。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年十五,犷悍无赖,犯法当死,变姓柳。之盱眙市中,为人说书,已能倾动其市人。久之,过江,云间有儒生莫后光见之曰:「此子机变,可使以其技鸣。」于是谓之曰:「说书虽小技,然必勾性情,习方俗,如优孟摇头而歌,而后可以得志。」敬亭退而凝神定气,简练揣摩,期月而诣莫生。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欢咍嗢噱矣。」又期月,生曰:「子之说能使人慷慨涕泣矣。」又期月,生喟然曰:「子言未发而哀乐具乎其前,使人之性情不能自主,盖进乎技矣。」由是之扬之杭之金陵,名达于缙绅间。华堂旅会,闲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宁南南下,皖师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以为相见之晚。使参机密,军中亦不敢以说书目敬亭。宁南不知书,所有文檄,幕下儒生设意修词,援古证今,极力为之,宁南皆不悦。而敬亭耳剽口熟,从委巷活套中来者,无不与宁南意合。尝奉命至金陵,是时朝中皆畏宁南,闻其使人来,莫不倾动加礼。宰执以下,俱使之南面上坐,称柳将军,敬亭亦无所不安也。其市井小人,昔与敬亭尔汝者,从道旁私语:「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亡何,国变,宁南死。敬亭丧失其资略尽,贫困如故时,始复上街头理其故业。敬亭既在军中久,其豪滑大侠杀人亡命流离遇合破家失国之事,无不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每发一声,使人闻之,或如刀剑铁骑,飒然浮空,或如风号雨泣,鸟悲兽骇,亡国之恨顿生,檀板之声无色,有非莫生之言可尽者矣。马帅镇松时,敬亭亦出入其门下,然不过以倡优遇之。 钱牧斋尝谓人曰:「柳敬亭何所优长?」人曰:「说书」牧斋曰:「非也,其长在尺牍耳。」盖敬亭极喜写书调文,别字满纸,故牧斋以此谐之。嗟乎!宁南身为大将,而以倡优为腹心,其所授摄官,皆市井若己者,不亡何待乎? 偶见《梅村集》中张南垣柳敬亭二传,张言其艺而合于道,柳言其参宁南军事,比之鲁仲连之排难解纷,此等处皆失轻重,亦如弇州志刻工章文,与伯虎徵明比拟不伦,皆是倒却文章家架子。余因改二传,其人本琐琐,不足道,使后生知文章体式耳。
柳敬亭:明末说书艺人,扬州府泰州人,原姓曹,触犯刑法而改姓柳。经过揣摩学习,说书技艺大成,名声显达。后入宁南侯左良玉幕僚,南明覆灭后重操旧业,因在军中时间很长,见过人间百态、丑恶冷暖,艺术造诣非凡。 云间:西晋文学家陆云家在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常对客自称“云间陆士龙”,因别称松江为“云间”。 句(gōu):同“勾”,勾画、描摹人物的性格。 优孟:春秋楚国的艺人。 简:选择。 练:熟习。 咍嗢噱(hāi wà jué):这三个字都是笑的意思。 宁南:指左良玉,曾拥兵至八十万。 皖帅:指安徽提督杜宏域,他与柳敬亭是故交。 不知书:是说左良玉不是读书人出身。 檀板:檀木制的拍板,古时歌舞用来打拍子或伴奏。
黄宗羲(1610年9月24日—1695年8月12日)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东林七君子黄尊素长子,汉族,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人。字太冲,一字德冰,号南雷,别号梨洲老人、梨洲山人、蓝水渔人、鱼澄洞主、双瀑院长、古藏室史臣等,学者称梨洲先生。黄宗羲学问极博,思想深邃,著作宏富,与顾炎武、王夫之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或清初三大儒);与弟黄宗炎、黄宗会号称浙东三黄;与顾炎武、方以智、王夫之、朱舜水并称为“明末清初五大家”,亦有“中国思想启蒙之父”之誉。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漙漙。神游八极间。九宵回首望尘寰。悠然醉梦还。
醉桃源/阮郎归。宋代。赵师侠。 微云扫尽碧虚宽。月华光影寒。山河表里鉴中看。沈沈清夜阑。风细细,露漙漙。神游八极间。九宵回首望尘寰。悠然醉梦还。
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题梁中丞卷四首 其三 阅边。明代。杨巍。 榆关西去接轮台,万里烟尘画不开。无限边情空浪说,惟君亲到玉门来。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
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
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
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
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
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送八弟赴官汝南。宋代。苏过。 丈夫志四方,弹冠苦不早。终童来请缨,贾谊试三表。二子俱弱冠,功名满怀抱。要非江湖士,未易语枯槁。君年逾三十,闭门事幽讨。父兄逼从仕,揽辔方稍稍。久安田舍乐,宁坐元龙笑。白发始为郎,定似冯唐老。效官曲糵间,区区营一饱。虽知浆馈薄,要使人无保。淮蔡山川类,民淳足鱼稻。作诗慰所思,梦绕池塘草。
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
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咏今怀重以长句荅之。唐代。白居易。 鍊尽少年成白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后凋。生事纵贫犹可过,风情虽老未全销。声华宠命人皆得,若个如君历七朝。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
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留别白沙诸友 其一。元代。戴良。 频年接歌笑,谁忍隔音形。一为寒窭迫,顿忘离别情。春帆已驾浦,晨鼓亦催程。可得重相过,同听夜潮声。
半年不踏轩车路。仿佛过、长桥去。贴水行云风送度。两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尝游处。
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凝寒和气,沈阴霁色,大旱滂沱雨。
青玉案(有怀轩车山旧隐)。宋代。王之道。 半年不踏轩车路。仿佛过、长桥去。贴水行云风送度。两行高柳,一坡修竹,是我尝游处。黄鹂休叹青春暮。出谷迁乔旧家句。天意从人还许诉。凝寒和气,沈阴霁色,大旱滂沱雨。
孤城惨淡临寒水,战马不收眠陇底。
戍鼓吹角夜迢迢,霜月徘徊梦惊起。
遥知横槊兴方新,绿入沙场细草春。
憔悴谁怜苏季子,貂裘空复敝黄尘。
寄尚志。宋代。吴则礼。 孤城惨淡临寒水,战马不收眠陇底。戍鼓吹角夜迢迢,霜月徘徊梦惊起。遥知横槊兴方新,绿入沙场细草春。憔悴谁怜苏季子,貂裘空复敝黄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