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诗癸丑八月过京口作

流民诗癸丑八月过京口作
蝼蚁知贪生,兵祸不可弭。
夕阳满江头,流民千百徙。
有翁与我语,语止泪不止。
去岁经革命,今岁苦蛇豕。
金陵经百战,负固争凭恃。
壮夫死数万,玉石皆披靡。
妻子走相失,兄弟离桑梓。
留此老筋骨,露宿寒霜里。
两岁三避兵,十室九倾圮。
忍死思一归,存没得审諟。
或者皆归来,室近人亦迩。
入城但空巷,板屋立秋水。
败灶生湿菌,故井一俯视。
屋角耕织具,频年劳十指。
生也谁之恩,死也谁所使。
同尽非所悲,独活将何以。
孤寡众能怜,老耄人所鄙。
少壮可自养,残废将谁倚。
天下皆战垒,安见彼善此。
出门匍匐行,沟壑甘即委。
饥久肠胃痛,气竭但自捶。
西风吹泪面,哀语酸骨髓。
一恸发众哀,千百连声起。
我闻流民哭,伤心不能已。
先朝恤涂炭,九庙一敝屣。
揖让已经年,锋镝犹千里。
谁操同室戈,徒为数人事。
良民百愿虚,始虑宁及此。
失地不得生,得城宁免死。
覆巢卵无完,投鼠器亦毁。
败固非民福,胜亦民何喜。
始知祸福机,无与顺逆理。
战胜祸更深,功高安足齿。
四海多流民,何独江淮是。
后来何以苏,销兵务耒耜。
()

杨圻

杨圻(1875——1941),初名朝庆,更名鉴莹,又名圻,字云史,号野王,常熟人,年二十一,以秀才为詹事府主簿,二十七为户部郎中。光绪二十八年(1902)举人,官邮传部郎中,出任英属南洋领事。入民国,任吴佩孚秘书长,亦曾经商。抗日战争爆发,居香港,病卒。

猜你喜欢

桃李墙头,向人都似他年意。舞丝千丈飏晴光,骀青春无际。花气薰然自醉。傍垂杨、行行缓辔。倦游无奈,回首云山,归期犹未。
玉锁楼空,鸟啼花外东风起。少年恩怨付波流,吟望朱阑倚。冉冉尘生客袂。对尊前、高情暂寄。洞天一笑,仙驭乘空,姑峰凝翠。

()

江南见梅只是梅,燕山见画殊依依。西垣夜半草堂梦,青子绿阴雏燕飞。

()

六鳌初驾,缥缈蓬阆,移来洲岛。还又是、梅飘冰泮,一夜青阳回海表。渐媚景、傍元宵时候,花底余寒料峭。更喜报、三边晏静,人乐清平宇宙。
画鼓簇队行春早。拥烟花、粉黛缭绕。开洞府、桃源路窈。戟外东风吹岸柳。正翠霭、映星桥月榭,十里红莲绽了。庆万家、珠帘半卷,绰约歌裙舞袖。
重锦绣幄围香,阖凤管鸾丝环奏。望非烟非雾,春在壶天易晓。早隐隐、半空星斗。看取收灯后。趁凤书、吹入黄扉,立马金门玉漏。

()

问讯仙翁,殷勤为底,来万山中。想橘边丹井,鹤寻旧约,松间碧洞,鹿养新茸。雾节亭亭,星旓曳曳,导以浮丘双玉童。嬉游处,尽祥烟瑞雨,霁月光风。欢声已与天通。更日夜郴江流向东。定催归有谓,泥香芝检,留行无计,路熟花骢。如侍严凝,密陪清燕,吴水欢然相会逢。年年里,对春如酒好,酒似春浓。

()

双鬓蓬蓬又一新,布衣何处不缁尘。高天下地尽如此,开口伸眉有几人。

客馔夜深烧蕨粉,山垆冬尽剥松鳞。清溪半曲田三亩,只待陶公与结邻。

()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

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葱岭驮顷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

百尺澄台对落晖,旧吟花处地都非。重寻十七年前梦,飘尽黄金泪满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