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八 · 龙山放灯

陶庵梦忆 · 卷八 · 龙山放灯
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剡木为架者百,涂以丹雘,悦以文锦,一灯三之。灯不专在架,亦不专在磴道,沿山袭谷,枝头树杪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又如隋炀帝夜游,倾数斛萤火于山谷间,团结方开,倚草附木,迷迷不去者。好事者卖酒,缘出席地坐。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庙门悬禁条:禁车马,禁烟火,禁喧哗,禁豪家奴不得行辟人。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十六夜,张分守宴织造太监于山巅星宿阁,傍晚至山下,见禁条,太监忙出舆笑曰:“遵他,遵他,自咱们遵他起!”却随役,用二丱角扶掖上山。夜半,星宿阁火罢,宴亦遂罢。灯凡四夜,山上下糟丘肉林,日扫果核蔗滓及鱼肉骨蠡蜕,堆砌成高阜,拾妇女鞋挂树上,如秋叶。相传十五夜,灯残人静,当垆者正收盘核,有美妇六七人买酒,酒尽,有未开瓮者。买大罍一,可四斗许,出袖中瓜果,顷刻罄罍而去。疑是女人星,或曰酒星。又一事:有无赖子于城隍庙左借空楼数楹,以姣童实之,为“帘子胡同”。是夜,有美少年来狎某童,剪烛殢酒,媟亵非理,解襦,乃女子也,未曙即去,不知其地、其人,或是妖狐所化。
()
万历辛丑年(1601),父叔辈在龙山放灯,削木头做了一百多个支架,涂抹上红色的颜料,用彩色织锦缠裹着,每桂一盏灯都有三个步骤。不仅支架上面有灯,而且道路上、山谷里、树枝上,从城隍庙到蓬莱岗,到处都挂灯。从山下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水势汹涌,又像隋炀帝夜游的场景,倾倒数斛萤火虫于山谷间,萤火虫团刚分散开,便国绕着草木,流连不去。卖酒的好事者在山边席地而坐。山间到处有灯,灯下到处有席,席间到处有人,每个人都在唱歌打鼓欢庆。一进入庙里面,所有看灯的男男女女,头也回不得,脚也转不得,只能跟随人潮前行,也不知道要走去什么地方,只能随大流。庙的门上贴着禁条:不准车马来此,不准放烟火,不准大声喧哗,禁止富豪家奴仆驱除行人。父辈们坐在大松树下的台阶上,也是席地而坐,也在大声歌唱,每天晚上都是在丝竹管弦的声音中,不知不觉迎来天亮。十六号的夜晚,张分守在山顶的星宿阁宴请织造太监。织造太监傍晚的时候到了山下,看见禁条,连忙走出马车笑着说:“接照上面说的办,按照上面说的办,从我们做起!”于是就屏退了随从,只留两个童仆搀扶他上山。半夜,随着星宿阁灭灯,宴会也结东了。总共办了四晚灯会,山上山下积攒了如山一般的废弃物,每天打扫出来的果売和鱼肉骨就堆积成了高山,捡到后挂在树上的妇女的鞋,像秋叶一样多。传说十五月圆之夜灯灭人静的时候,酒老板正在算当天卖的酒钱,突然有六七个美妇人来买酒喝,酒喝完了,酒瓮却没开封。那六七人买了一大坛酒,差不多有四斗,拿出袖中的瓜果,顷刻间连坛带酒都消失了。酒老板怀疑她们是女人星,或是酒星。还有一事,有一个无赖在城隍庙左边的空房子里藏着美丽的男童,作为帘子胡同。有一天晚上,有美少年来淫狎某位娈童,吹灭蜡烛后借着酒意,亵渎非礼,解开娈童的衣服才发现是女子,天不亮就离开了,也不知道来自何处,是什么人,也许是狐妖所化。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席帘高卷枕高欹,门掩垂萝蘸碧溪。
闲把史书眠一觉,起来山日过松西。

()

梦里贪欢睡起迟。朝来空与白云期。金尊酒美谁能说,宝帐春归燕不知。

征路阔,远山迷。佳人多事敛蛾眉。虚名于我成何用,孤负苍松四十围。

()

汉宫岂不死,异域伤独没。万里驮黄金,蛾眉为枯骨。

回车夜出塞,立马皆不发。共恨丹青人,坟上哭明月。

()

半生诵公流传诗,每恨收拾多所遗。

岂知二千五百二十有四首,一旦俱为吾得之。

长松驾壑风烟老,春花嫣然动碧草。

祗今忠愤欲白头,四海但推言语好。

有文如此何所忧,世间万事元悠悠。

君不见李杜千载名不休,岂不胜彼公与侯。

()

一年春尽送春时,万事伤心独咏诗。

梦里楚江昏似墨,画中湖雨白于丝。

空烦儿女啼书札,应有亲朋覆酒卮。

明日夏云徒极目,断魂摇曳各天涯。

()

有所感

流水桃花鳜美,秋风莼菜鲈肥。不共时,皆佳味,几个人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羊续高高挂起,冯驩苦苦伤悲。大海边,长江内,多少渔矶?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鲲化鹏飞未必,鲤从龙去安知?漏网难,吞钩易,莫过前溪。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藏剑心肠利已,吞舟度量容谁?棹月归,邀云醉,缩项鳊肥。记得荆公旧日题:何处无鱼羹饭吃?

()

客从岳顶来,贻我松粉黄。为言服之久,身轻欲飞翔。

我尝淡无味,我嗅寂无香。还君三太息,世好方膏粱。

()

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金鳞正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