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六 · 绍兴灯景

陶庵梦忆 · 卷六 · 绍兴灯景
绍兴灯景为海内所夸者无他,竹贱、灯贱、烛贱。贱,故家家可为之;贱,故家家以不能灯为耻。故自庄逵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棚以二竿竹搭过桥,中横一竹,挂雪灯一,灯球六。大街以百计,小巷以十计。从巷口回视巷内,复迭堆垛,鲜妍飘洒,亦足动人。十字街搭木棚,挂大灯一,俗曰“呆灯”,画《四书》、《千家诗》故事,或写灯谜,环立猜射之。庵堂寺观以木架作柱灯及门额,写“庆赏元宵”、“与民同乐”等字。佛前红纸荷花琉璃百盏,以佛图灯带间之,熊熊煜煜。庙门前高台,鼓吹五夜。市廛如横街轩亭、会稽县西桥,闾里相约,故盛其灯,更于其地斗狮子灯,鼓吹弹唱,施放烟火,挤挤杂杂。小街曲巷有空地,则跳大头和尚,锣鼓声错,处处有人团簇看之。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日进城,乔乔画画,东穿西走,曰“钻灯棚”,曰“走灯桥”,天晴无日无之。万历间,父叔辈于龙山放灯,称盛事,而年来有效之者。次年,朱相国家放灯塔山。再次年,放灯蕺山。蕺山以小户效颦,用竹棚,多挂纸魁星灯。有轻薄子作口号嘲之曰:“蕺山灯景实堪夸,葫筿芋头挂夜叉。若问搭彩是何物,手巾脚布神袍纱。”由今思之,亦是不恶。
()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四州环一岛,百洞蟠其中。

我行西北隅,如度月半弓。

登高望中原,但见积水空。

此生当安归,四顾真途穷。

眇观大瀛海,坐咏谈天翁。

茫茫太仓中,一米谁雌雄。

幽怀忽破散,永啸来天风。

千山动鳞甲,万谷酣笙钟。

安知非群仙,钧天宴未终。

喜我归有期,举酒属青童。

急雨岂无意,催诗走群龙。

梦云忽变色,笑电亦改容。

应怪东坡老,颜衰语徒工。

久矣此妙声,不闻蓬莱宫。

()

秋月沿霄汉,亭亭委素辉。山明桂花发,池满夜珠归。

入牖人偏揽,临枝鹊正飞。影连平野净,轮度晓云微。

晶晃浮轻露,裴回映薄帷。此时千里道,延望独依依。

()

粟黄荞白未全秋,谁报乌衣早作偷。

只在林梢筑仓廪,便知去处若为搜。

()

玉委鸿毛何太轻,天常蚤已独分明。破来蛱蝶人间梦,合去鸳鸯地下情。

斑雨恨遗湘竹泪,紫箫凄断凤台声。谁将银笔清风下,不为衰颓著令名。

()

泉源何従来,山下长溪发。

油然本无营,谁使自激冽。

茫茫九地底,大水浮一叶。

使水皆为泉,地已不胜泄。

应是众水中,独不容至洁。

涓涓自倾泻,奕奕见清澈。

石泓净无尘,中有三尺雪。

下为百丈溪,冷不受鱼鳖。

脱衣浣中流,解我双足热。

乐哉泉上翁,大旱不知渴。

()

一编圮下尚深藏,爱写仙人肘后方。朱邸每因游宴入,白头仍为著书忙。

徘徊五岭谁为伍,归去黄山菊正黄。介弟到来今十载,报书应讶懒嵇康。

()

欲羡农家子,秋新看刈禾。苏秦无负郭,六印又如何。

()

北谪非吾土,南归下首丘。遥居黄霸治,未遂赤松游。

古柳垂春蔓,沙河急暮流。离分君莫叹,风壤是中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