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一 · 天台牡丹

陶庵梦忆 · 卷一 · 天台牡丹
天台多牡丹,大如拱把,其常也。某村中有鹅黄牡丹,一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植五圣祠前。枝叶离披,错出檐甃之上,三间满焉。花时数十朵,鹅子、黄鹂、松花、蒸栗,萼楼穰吐,淋漓簇沓。土人于其外搭棚演戏四五台,婆娑乐神。
有侵花至漂发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
天台山有很多牡丹,径围如两手合围那么大,这是正常的大某个村子里有鹅黄色牡丹,每株有三株茎干,其中大的牡丹花如小斗,种在五圣祠前面。枝叶茂盛交错,一直延伸到祠堂房檐上面,三间房子都已被覆盖满了。开花的时候有几十朵,颜色如鹅子、如黄鹂、如松花、如蒸栗,花萼层层叠叠争相吐蕊,花团锦簇竞相开放。当地人在这些牡丹外边搭棚唱四五台戏,以歌舞来取悦神灵。 如果有人损伤了花朵致使花瓣飘落,立即就会招致奇怪的祸患。当地人以此为戒不会触犯,所以这里的花朵得到庇护而花期较长。

《天台牡丹》寥寥几笔,不枝不蔓,却又质实饱满,名士性情跃然纸上。此篇凸显了张岱小品文闲适清新的文字和流畅自然的风格,也是对晚明生活的悠然回忆。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双井传家法最严,仙翁未学子真潜。固知岂弟为民福,却恐清廉博众嫌。

去草旋开观射圃,傍花深下读书帘。心闲万事皆归理,何必蒙庄悟养恬。

()

瑶池先进汉江卮,转眼增筹十载期。初拟高盟循洛下,那知清宦隔天涯。

三台元属君家旧,七帙犹耽吏隐奇。尔不负丞丞负尔,铜龙应有御音驰。

()

我公自是活神明,皦日当空鬼魅惊。参辈虽多萧相少,蹠徒自浊伯夷清。

吴儿久借乾坤造,闽囝重逢父母生。剩说谦尊能下士,青门还念种瓜平。

()

身畔无钗泽,何由葬礼奢。

明时选人妇,先帝近臣家。

白首持巾帨,青灯楫苎麻。

寺西同窆处,风日怆寒笳。

()

留君谈笑且从容,白发红尘阿那中。

踉跄行藏莫相笑,枯鱼垂泪恨无从。

()

片石磨寒月,五花镌赤纹。铜曾标汉柱,鼓拟篆周文。

宝镜澄秋水,苍苔翳片云。摩挲开合迹,莫问故将军。

()

三阁相通绮宴开,数千朱翠绕周回。

只知断送君王醉,不道韩擒已到来。

()

贫道我儿孝,姑云此妇贤。

诸郎丹穴种,夫子玉堂仙。

□□□宁忍,煎胶法不传。

多情潘骑省,应赋悼亡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