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一 · 天台牡丹

陶庵梦忆 · 卷一 · 天台牡丹
天台多牡丹,大如拱把,其常也。某村中有鹅黄牡丹,一株三干,其大如小斗,植五圣祠前。枝叶离披,错出檐甃之上,三间满焉。花时数十朵,鹅子、黄鹂、松花、蒸栗,萼楼穰吐,淋漓簇沓。土人于其外搭棚演戏四五台,婆娑乐神。
有侵花至漂发者,立致奇祟。土人戒勿犯,故花得蔽芾而寿。
()
天台山有很多牡丹,径围如两手合围那么大,这是正常的大某个村子里有鹅黄色牡丹,每株有三株茎干,其中大的牡丹花如小斗,种在五圣祠前面。枝叶茂盛交错,一直延伸到祠堂房檐上面,三间房子都已被覆盖满了。开花的时候有几十朵,颜色如鹅子、如黄鹂、如松花、如蒸栗,花萼层层叠叠争相吐蕊,花团锦簇竞相开放。当地人在这些牡丹外边搭棚唱四五台戏,以歌舞来取悦神灵。 如果有人损伤了花朵致使花瓣飘落,立即就会招致奇怪的祸患。当地人以此为戒不会触犯,所以这里的花朵得到庇护而花期较长。

《天台牡丹》寥寥几笔,不枝不蔓,却又质实饱满,名士性情跃然纸上。此篇凸显了张岱小品文闲适清新的文字和流畅自然的风格,也是对晚明生活的悠然回忆。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野棠开后忽飞来,又趁秋风海上回。

到国依栖应有梦,巢空月落旧楼台。

()

相从几杖。海日江云瞻气象。独殿词场。楚泽东篱并一芳。

平生低首。欣赏不辞倾斗酒。神理绵绵。索解何须待郑笺。

()

席上酒杯难减,鼎中药味频加。老人争得脸如霞。镜里衰容人怕。檐溜尽成冰柱,前村变却梅花。琼瑶破碎为行车。冻雀盈枝堪画。

()

江干相送罢,去去望仙舟。不耐云山杳,其如岛树秋。

龙颜欢谒帝,燕颔定封侯。他日收成绩,归来觅酒俦。

()

羡君华发起琳宫,右辅初还鼓角雄。千里农桑歌子产,一时冠盖慕萧嵩。

那知聚散舂粮外,便有悲欢过隙中。京兆同僚几人在,犹思对案笔生风。

()

颓龄厌浊暑,瘦骨便清秋。

蓐收方回镳,灏气横九州。

老鹤生精神,孤松郁飕腮。

如饮寒露浆,贮以青瑶瓯。

既蠲膏肓疾,复洗热恼忧。

斟酌楚人赋,并作商声讴。

()

岩扉邻虎穴,淹坐面猴江。山动云生服,风回雨入窗。

渐交松际响,蓦斗石间泷。铃磬烟萝外,高峰只自双。

()

治城烟柳绾行旌,聚首无几又送行。黄叶翻风秋正爽,红蕖浥露气偏清。

云津水涨看龙化,桂籍香浮听鹿鸣。征骑騑騑随雁远,送君无限故乡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