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
窃闻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而已。……然尚有一事为民病者,带征钱粮是也。所谓带征者,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也。……况今考成法行,公私积贮,颇有赢余,即蠲此积逋,于国赋初无所损,而令膏泽洽乎黎庶,颂声溢于寰宇,民心固结,邦本辑宁,久安长治之道,计无便于此者,伏乞圣裁施行。
()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是对明朝张居正“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一语的化用。致:达到,实现。要:关键。其意为:实现国家安定的关键,就在于使百姓安居乐业;而要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必须体察他们的疾苦。张居正的这一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儒家民本主义思想。 万历十年(1582年),张居正向明神宗上《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奏请在全国范围内停止带征钱粮,对于百姓积欠的部分不再追究。蠲(juān):除去,免除。积逋(bū):累欠的钱粮。带征钱粮“将累年拖欠,搭配分数,与同见年钱粮,一并催征”,而百姓即使遇上丰年,收获的粮食也仅够交纳当年的钱粮;如遇上灾年,当年必然无法足额交纳。而征收钱粮的人为了向朝廷交差,“往往将见年所征那(nuó)作带征之数,名为完旧欠,实则减新收也”。如此年复一年,百姓所欠的钱粮就越来越多,终将无法承受。张居正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只需交足当年应交之数,不再补交过往年份的积欠。这样既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亦减轻了连带而来的吏治弊病。并称“久安长治之道,计无便于此者”。

张居正

(1525—1582)湖广江陵人,字叔大,号太岳。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授编修。严嵩、徐阶均器重之。迁右中允,领国子司业事,与祭酒高拱善,相期以相业。阶代嵩为首辅,倾心委之。隆庆元年引之入阁。阶致仕,居正与司礼监李芳谋,引拱入阁。同定封俺答事,北边遂得安宁。此后渐生嫌隙,神宗时与司礼监冯保谋,逐拱,遂为首辅。神宗即位时年幼,小有过失,慈圣太后即责云:“使张先生闻,奈何?”及帝渐长,心厌之。卒,谥文忠。未几弹劾者即纷起。次年,追夺官爵;又次年,籍没家产。天启间,始追复故官。有《张太岳集》、《太岳杂著》等。

猜你喜欢

护春帘幕东风里,当年问花曾到。玉影孤搴,冰痕半拆,漠漠冻云迷道。临流更好。正雪意逢迎,阴光相照。梦入罗浮,古苔啁哳翠禽小。

一枝空念赠远,溯波流不到,心事谁表。倚竹天寒,吟香夜冷,几度月昏霜晓。寻芳欠早。怕鹤怨山空,雁归书少。不恨春迟,恨春容易老。

()

我搴空门秀,得之古疏山。

斯人器玉壶,中有宝月寒。

四壁澹相对,安身一蒲团。

玲珑六窗静,竟日心猿閒。

时从禅那起,游戏于笔端。

当其参寻时,恣意云水间。

松风漱齿颊,萝月入肺肝。

政使不学诗。已见诗一斑。

况复用心苦,俗氛何由干。

今晨出数篇,秀色若可餐。

清妍梅著雪,圆美珠走盘。

乃知心镜中,万象纷往还。

皆吾所现物,摹写初不难。

谁能效我辈,造语出险艰。

请师賸汲古,净洗蔬肠酸。

坐令韩退之,收敛加巾冠。

()

砥行偏遭薄俗轻,遁居林岭最高层。先生自信箪瓢乐,读易看云过一生。

()

醉与江涛别,江涛惜我游。他年婚嫁了,终老此江头。

()

春楼梦,刺绣耐寻思。偶倚红窗闲破线,微擎翠袖想挑丝。

呆煞断魂时。

()

微阴翳阳景,清风飘我衣。

游鱼潜渌水,翔鸟薄天飞。

眇眇客行士,徭役不得归。

始出严霜结,今来白露晞。

游者叹黍离,处者歌式微。

慷慨对嘉宾,凄怆内伤悲。

 

()

榛草荒凉村落空,驱驰卒岁亦何功。蒹葭曙色苍苍远,

蟋蟀秋声处处同。乡路遥知淮浦外,故人多在楚云东。

日夕烟霜那可道,寿阳西去水无穷。

()

蕉岭何嵯峨,峻极侵汉耸。

岩峦势崚嶒,草树影蒙茸。

羊肠仄径回,螺髻尖峰拥。

危讶天与摧,突疑地俄肿。

曦轮仅平过,星纬翻下供。

罡风劲而冲,游气蓊以壅。

循厓必蹲躬,蹑级难举踵。

联升贯行蚁,疲卧缩僵蛹。

高隼翮每抢,健马息亦恿。

韩愈岂虚哀,王尊乃真勇。

轻舆苦陟降,牵掣资众捧。

虽谢胟腓劳,屡动毛发竦。

昏黄履坦道,虩虩抱余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