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五 · 西湖外景 · 三茅观。明代。张岱。三茅观在吴山西南。三茅者,兄弟三人,长曰盈,次曰固,季曰衷,秦初咸阳人也。得道成仙,自汉以来,即崇祀之。第观中三像,一立、一坐、一卧,不知何说。以意度之,或以行立坐卧,皆是修炼功夫,教人不可蹉过耳。宋绍兴二十年,因东京旧名,赐额曰宁寿观。元至元间毁,明洪武初重建。成化十年建昊天阁。嘉靖三十五年,总制胡宗宪以平岛夷功,奏建真武殿。万历二十一年,司礼孙隆重修,并建钟翠亭、三义阁。相传观中有褚遂良小楷《阴符经》墨迹。景定庚申,宋理宗以贾似道有江汉功,赐金帛巨万,不受,诏就本观取《阴符经》,以酬其功。此事殊韵,第不应于贾似道当之耳。余尝谓曹操、贾似道千古奸雄,乃诗文中之有曹孟德,书画中之有贾秋壑,觉其罪业滔天,减却一半。方晓诗文书画,乃能忏悔恶人如此。凡人一窍尚通,可不加意诗文,留心书画哉? 徐渭《三茅观观潮》诗: 黄幡绣字金铃重,仙人夜语骑青凤。 宝树攒攒摇绿波,海门数点潮头动。 海神罢舞回腰窄,天地有身存不得。 谁将练带括秋空?谁将古概量春雪? 黑鳌载地几万年,昼夜一身神血干。 升沉不守瞬息事,人间白浪今如此。 白日高高惨不光,冷虹随身萦城隍。 城中那得知城外,却疑寒色来何方。 鹿苑草长文殊死,狮子随人吼祗树。 吴山石头坐秋风,带着高冠拂云雾。 又《三茅观眺雪》诗: 高会集黄冠,琳宫夜坐阑。梅芳成蕊易,雪谢作花难。 檐月沉怀暖,江峰入坐寒。暮鸦惊炬火,飞去破烟岚。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邻曲竟还往,岁除当餽分。
作我淡生活,小龙破密云。
天机亦良勤,错综合瘁芬。
松柏青始独,苕华黄已芸。
凄其岁晚不胜乡国坟墓之情再得四篇赠宗之。宋代。敖陶孙。 邻曲竟还往,岁除当餽分。作我淡生活,小龙破密云。天机亦良勤,错综合瘁芬。松柏青始独,苕华黄已芸。
河淮重寄宠旌旄,方略频传霄汉高。中夜扁舟偕畚锸,经年匹马狎波涛。
庙堂正切宣防计,簿领仍悬抚字劳。渐看海疆今沃壤,桑田儿女献春醪。
冬日感怀三首 其一。清代。陈鹏年。 河淮重寄宠旌旄,方略频传霄汉高。中夜扁舟偕畚锸,经年匹马狎波涛。庙堂正切宣防计,簿领仍悬抚字劳。渐看海疆今沃壤,桑田儿女献春醪。
寒丛弄日,宝钿承露,篱落亭亭相倚。当年彭泽未归来,料独抱、幽香一世。
疏风冷雨,澹烟残照,日日重阳天气。帽檐已是半欹斜,问瓮里、新篘熟未。
鹊桥仙(菊)。宋代。卢祖皋。 寒丛弄日,宝钿承露,篱落亭亭相倚。当年彭泽未归来,料独抱、幽香一世。疏风冷雨,澹烟残照,日日重阳天气。帽檐已是半欹斜,问瓮里、新篘熟未。
怅望云中城,犹隔桑乾水。远道令人愁,况近单于垒。
单于何猖狂,侵掠日未已。苍茫应与朔,满眼生荆杞。
天子廑宵旰,吾徒宁不耻。杨公慷慨人,愤时恒拊髀。
谈兵樽俎间,往往得神理。兹行讵徒然,王庭应远徙。
分手勿踌躇,丈夫志万里。
送漳渠杨公分守云中。明代。杨巍。 怅望云中城,犹隔桑乾水。远道令人愁,况近单于垒。单于何猖狂,侵掠日未已。苍茫应与朔,满眼生荆杞。天子廑宵旰,吾徒宁不耻。杨公慷慨人,愤时恒拊髀。谈兵樽俎间,往往得神理。兹行讵徒然,王庭应远徙。分手勿踌躇,丈夫志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