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梦寻 · 卷一 · 西湖北路 · 大佛头。明代。张岱。大石佛寺,考旧史,秦始皇东游入海,缆舟于此石上。后因贾平章住里湖葛岭,宋大内在凤凰山,相去二十余里,平章闻朝钟响,即下湖船,不用篙楫,用大锦缆绞动盘车,则舟去如驶,大佛头,其系缆石桩也。平章败,后人镌为半身佛像,饰以黄金,构殿覆之,名大石佛院。至元末毁。明永乐间,僧志琳重建,敕赐大佛禅寺。贾秋壑为误国奸人,其于山水书画古董,凡经其鉴赏,无不精妙。所制锦缆,亦自可人。一日临安失火,贾方在半闲堂斗蟋蟀,报者络绎,贾殊不顾,但曰:“至太庙则报。”俄而,报者曰:“火直至太庙矣!”贾从小肩舆,四力士以椎剑护,舁舆人里许即易,倏忽至火所,下令肃然,不过曰:“焚太庙者,斩殿帅。”于是帅率勇士数十人,飞身上屋,一时扑灭。贾虽奸雄,威令必行,亦有快人处。 张岱《大石佛院》诗: 余少爱嬉游,名山恣探讨。 泰岳既危峨,补陀复杳渺。 天竺放光明,齐云集百鸟。 活佛与灵神,金身皆藐小。 自到南明山,石佛出云表。 食指及拇指,七尺犹未了。 宝石更特殊,当年石工巧。 岩石数丈高,止塑一头脑。 量其半截腰,丈六犹嫌少。 问佛凡许长,人天不能晓。 但见往来人,盘旋如虱蚤。 而我独不然,参禅已到老。 入地而摩天,何在非佛道。 色相求如来,巨细皆心造。 我视大佛头,仍然一茎草。 甄龙友《西湖大佛头赞》: 色如黄金,面如满月。 尽大地人,只见一橛。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楚山萧萧吹绀发,楚女采莲歌夜发。年年种菂迟成藕,水深拔根丝在手。
悬房学茧秋雨多,化为魂梦巢蜂窠。前花作实采已尽,后花尚蕊船未过。
昨昔浮萍随涨水,湿紫寒青裹莲蕊。
楚女谣。宋代。谢翱。 楚山萧萧吹绀发,楚女采莲歌夜发。年年种菂迟成藕,水深拔根丝在手。悬房学茧秋雨多,化为魂梦巢蜂窠。前花作实采已尽,后花尚蕊船未过。昨昔浮萍随涨水,湿紫寒青裹莲蕊。
学道何妨只在家,谩栽花草记年华。个中本自无荣悴,浮世何曾似落花。
鉴上人通内外学遍游访方晚栖旧隐年来示疾遂不出山牡丹四窠见寄因成三绝句以谢 其三。宋代。刘才邵。 学道何妨只在家,谩栽花草记年华。个中本自无荣悴,浮世何曾似落花。
河津传五漏,雾雨入千家。
白日鸣饥鼠,深更歇怒蛙。
境空悉稍进,诗短意能加。
客路多风雨,兴忧斗柄斜。
倦夜。宋代。敖陶孙。 河津传五漏,雾雨入千家。白日鸣饥鼠,深更歇怒蛙。境空悉稍进,诗短意能加。客路多风雨,兴忧斗柄斜。
悠悠江影雁南飞,黄菊飘香蝶满枝。斜日西风彭泽酒,殊方异国杜陵诗。
烟峦惨澹山林暮,霜叶潇疏草木悲。醉后不思时节异,半欹乌帽任风吹。
至正戊戌九日感怀赋 其九。元代。叶颙。 悠悠江影雁南飞,黄菊飘香蝶满枝。斜日西风彭泽酒,殊方异国杜陵诗。烟峦惨澹山林暮,霜叶潇疏草木悲。醉后不思时节异,半欹乌帽任风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