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 · 咏柳

一剪梅 · 咏柳
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
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长条短叶翠蒙蒙,才过西风,又过东风。
()
残阳如血,令人伤情,斜射着无垠的山川。故国覆亡,到处是一派凄凉。如今只剩南明朝廷残破狭小的宫殿,御苑中的溪流,自西向东流去,日夜不息。就像陈后主荒淫误国,昨日的陈朝宫殿,今年又变作隋朝的宫庭。 不堪回首,往事就像这轻浮的柳絮,刹那成空。柳絮不知人心,依旧似烟知雾地漫天飙飞。柔软的柳枝,青翠的柳叶,像细雨蒙蒙,西风刚刚吹过,东风又来侵袭,几番风雨。

一剪梅:词牌名。此词牌以周邦彦所作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句,故取为调名。又名“玉簟秋”、“腊梅香”。重头六十字,平韵。 金沟:御沟,御河,上有金鳌玉蝀桥,故简言之,水即沟中水。 陈宫:陈朝宫殿。 隋宫:隋朝宫殿。隋炀帝曾筑长堤植万柳。 一晌(shǎng):一转眼。晌:不多久,读若“赏”。

夏完淳以一腔忠贞,把短短十七年的有限生命,完全投入抗清复国的大潮之中,所写的诗、文、赋、词,无不悲歌激烈,血泪泪交融。辞风师承陈子龙。此首《一剪梅》,也同样是借咏柳来抒发一腔亡国之痛。

夏完淳

夏完淳(1631~1647)原名复,字存古,号小隐、灵首(一作灵胥),乳名端哥,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现上海市松江)人,明末著名诗人,少年抗清英雄,民族英雄。夏允彝子。七岁能诗文。十四岁从父及陈子龙参加抗清活动。鲁王监国授中书舍人。事败被捕下狱,赋绝命诗,遗母与妻,临刑神色不变。著有《南冠草》、《续幸存录》等。

猜你喜欢

老去深悲宠辱惊,归来胸次渺寰瀛。

登山临水随宜坐,问柳寻花信意行。

境胜已勾诗兴动,身閒还引道心生。

亲知满眼如君少,何不时来共一觥。

()

东风微雨过园亭,国色朝酣近玉瓶。衔去只须防白鹿,开时还似缀红翎。

春融几处繁华地,香逐谁家缥缈軿。闻道洛阳花更好,满城如锦照青冥。

()

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

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

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

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

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

玉帛子女既充{左牛右刃},捆载而归乃真退。

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

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有设施。

()

池沼全无水半瓯,高乡遇旱更堪忧。连年有蓄犹无患,那晓连年已歉收。

()

团扇且弃置,夕气凉转添。

流萤点鱼钥,陨叶近虾帘。

罗衣旧恩赐,不令珠泪沾。

()

可叹人间事,深杯且自斟。啖名多局面,谋国半嗔心。

露下泫风叶,秋高冷夜砧。腐儒无处着,只合住山林。

()

已坐儒冠误,那能吏责禁。世途脩且阻,时事古犹今。

阘茸除烦障,刚明见陆沉。乔松冰雪底,一点岁寒心。

()

素女留弦清且悲。谁其工者邯郸姬。玫瑰贴柱黄金徽。

黄金徽,白玉管。侬意长,欢意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