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峭篇 · 五三

集峭篇 · 五三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中惠泽;闹场能笃学,方为心地上工夫。
()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仍能笃实地学习 ,才算是在心境上下了工夫。

同样是贫穷的人,有的是「人贫心不贫」,也有的是「人贫心亦贫」;正如同富人之中,有「人富心亦富」和「人富心更贫」的分别。富人而能施捨,倒还不难;贫士而肯助人,就十分难得了。像这样的穷人,虽然物质十分匮乏,心灵却是非常富足的。因为,他有一颗髙贵的慈悲心。能把自己天性之中的仁惠德泽,表现得最为透彻的,就是这种人了。 人在喧闹的场合中,往往不易把持自己,若能不为所动,沉静而笃实地求学读书,那才算是在心性上下了工夫,所读的书,也才真正算是用来修养心性。许多人读书,并未读到心里去,读了半天,自己的习性气质一点也没改变,这种人读再多的书,也没有用。

陈继儒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猜你喜欢

泉声日琮琤,泉水深浩渺。可爱主人心,亭中狎鸥鸟。

()

细诵台州句,湖边草舍幽。好山来竞秀,清濑与争流。

吏可供书札,儿能伴校雠。小窗谁共此,唯有夕阳留。

()

五云楼阁蓬瀛路。空相望、无由去。弱水渺茫谁可渡。君家徐福,荡舟寻访,却是曾知处。
群仙应问来何暮。说与荣归锦封句。句里丁宁天已许。要教强健,召还廊庙,永作商岩雨。

()

脊梁硬竖支撑佛,心地平铺济渡人。

不比天台无用物,只将奇险诳愚民。

()

雨气隔钟声,希微度夜城。远听归寂寞,馀韵益分明。

漠漠秋空迥,凄凄商籁生。因思人定后,萧寺一灯清。

()

谁谓斯文无定价,独怜之子坐虚名。

主司头与笔俱点,宰物心如秤样平。

骏马却还国西域,病鸱堕落屋东坑。

老夫谢绝人间事,亦为诸贤喜且惊。

()

相送一尊酒,游子万里心。倚剑白日暮,长啸春江深。

自矜屈宋俦,未登词赋林。丈夫立功名,何计尺与寻。

鸾凤会轩翥,岂终鸡鹜群。行当献奇策,台已筑黄金。

()

先生自舞琴。(《三乐达节》)
波上人如潘玉儿,掌中花似赵飞燕。(《采莲曲》,
以上并见《乐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