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允铭小篆歌

赠杨允铭小篆歌
史籀大篆李斯变,变为小篆今独传。
绎山秦望石皆裂,馀者散失如飘烟。
诅楚之文大相似,先出李斯三百年。
李斯无乃踵其武,体同画异难后先。
后传八体亦有篆,雕虫何由得传远。
汉武书师蜕凡骨,曹喜李潮探御脔。
徐铉承之非不佳,形质仅堪称■匾。
同时作者岂无人,欲得美名何偃蹇。
元初最数松雪翁,白野亦可追其踪。
鄱阳伯温用心苦,钱塘益思无限功。
四明文运代不泯,学字亦有前贤风。
三代鼎彝俱在目,杨生晚出参其中。
杨生深用李斯力,能使笔锋归正直。
清圜瘦硬玉削成,每逢好事留其迹。
人心正喜趋末流,谁将旷古渊源求。
倘使淳风追前代,杨生亦足裨皇猷。
()

乌斯道

元明间浙江慈溪人,字继善。乌本良弟。与兄俱有学行。长于诗,意兴高远,飘逸出群。尤精书法。洪武初得有司荐,为永新县令,有惠政。后坐事谪戍定远。放还,卒。有《秋吟稿》、《春草斋集》。

猜你喜欢

双鬓蓬蓬又一新,布衣何处不缁尘。高天下地尽如此,开口伸眉有几人。

客馔夜深烧蕨粉,山垆冬尽剥松鳞。清溪半曲田三亩,只待陶公与结邻。

()

劲节凌冬劲,芳心待岁芳。能令人益寿,非止麝含香。

()

形模狞怪骇儿童,技与黔驴大略同。

葱岭驮顷曾有力,岐阳载鼓竟无功。

效牵尚记随班后,健倒安知卧棘中。

莫信人言君背贵,肉鞍强似锦鞯蒙。

()

百尺澄台对落晖,旧吟花处地都非。重寻十七年前梦,飘尽黄金泪满衣。

()

游子归心切,慈亲望眼空。白云千里意,瘦策倚秋风。

()

岭北土寒无荔子,人言形味似杨梅。

翠条丹实休相学,不愿红尘一骑来。

()

鸟外何须去,衣如藓亦从。但能无一事,即是住孤峰。

雨歇云埋阁,月明霜洒松。师心多似我,所以访师重。

()

借问禅林景若何,半天楼殿冠嵯峨。

莫言暑气此中少,自是清风高处多。

岌岌九峰晴有雾,瀰瀰一水远无波。

我来游览便归去,不必吟成证道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