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庵梦忆 · 卷五 · 虎邱中秋夜

陶庵梦忆 · 卷五 · 虎邱中秋夜
虎丘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鹅涧、剑池、申文定祠下,至试剑石、一二山门,皆铺毡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暝月上,鼓吹百十处,大吹大擂,十番铙钹,渔阳掺挝,动地翻天,雷轰鼎沸,呼叫不闻。更定,鼓铙渐歇,丝管繁兴,杂以歌唱,皆“锦帆开,澄湖万顷”同场大曲,蹲踏和锣丝竹肉声,不辨拍煞。
更深,人渐散去,士夫眷属皆下船水嬉,席席征歌,人人献技,南北杂之,管弦迭奏,听者方辨句字,藻鉴随之。
二鼓人静,悉屏管弦,洞萧一缕,哀涩清绵,与肉相引,尚存三四,迭更为之。
三鼓,月孤气肃,人皆寂阒,不杂蚊虻。一夫登场,高坐石上,不箫不拍,声出如丝,裂石穿云,串度抑扬,一字一刻。听者寻入针芥,心血为枯,不敢击节,惟有点头。然此时雁比而坐者,犹存百十人焉。使非苏州,焉讨识者!
()
八月十五的虎丘山,本地人、外地人、士大夫及家属、歌舞伎、妓院中的名妓戏婆、良家的少妇美女、小儿、娈童以及游手好闲的恶少、清客帮闲、奴仆、骗子之流,无不云集于此。从生公台、千人石、鹤涧、剑池、申文定祠以下,到试剑石、佛寺的大门,都铺上了毡,人们席地而坐,登到高处向下望望,此处的人群像雁落平沙,霞铺江上。 天色暗了,月亮升起来了,此时有百十处音乐声,而且同时演奏,《十番鼓》曲又以铙钹相和,又演奏《渔阳掺挝》,其声震天动地,如雷轰鼎沸,入与人之间叫喊着都听不见了。 初更时分,鼓铙之乐渐渐平息下来,丝弦管乐之声纷纷响起,并和以人的歌唱,都是些如“锦帆开”、“澄湖万顷”之类的大型歌舞曲,纷杂的议论声与锣声丝竹声及人声相混和,让人分辨不出究竟演奏了些什么。夜深了,人们渐渐离去,士大夫及眷属都乘船到水上游乐,各个筵席上都招歌者唱歌,人人都登场献技,南南北北声声相和,管弦之声此起彼伏,听歌的人刚刚听清歌中的字句,便随之品评鉴别。 二更天,入声已静,管弦之乐全都停下了,只有洞箫之声,哀婉、悲凉、清悠、缠绵,与人的歌唱相随和,还有三四处,交替着演奏。 三更,一轮明月升空,秋气萧瑟,人们都安静下来,一片寂静。一位男子登场,高坐山石之上,不用箫声伴奏,不用拍板击节,其歌声如丝般裂石穿云,发声吐字抑扬顿挫,字字入耳入心。听众不一会儿便陷入曲中的细微精妙之处,聚精会神地去倾听,都不敢击节相和,只有点头。然而此时如雁阵一样排列有序地坐在那里的人,还仅剩下百十人了。假使不是在苏州,哪里能见识到这些呢!

虎丘:山名,在今江苏苏州市阊门外。据传春秋时吴王阖闾葬此后三日,有白虎踞其上,故名。 流寓:指客居苏州的人。 士夫:即士大夫,古人指官吏或有声望的读书人。 曲:妓院。 戏婆:指戏曲女演员。 好女:美女。 崽子娈童:旧时指被人玩弄的美童。 游冶:风流少年。 恶少:品行恶劣的年轻男子。 清客帮闲:旧时在官僚富贵人家帮闲凑趣的文人。 侯僮:年幼的奴仆。 走空:拆白,行骗。这里指骗子一类人。 鳞集:群集。 生公台:南朝梁高僧道生(公元335年—公元434年)在虎丘说法的讲坛。据传他聚石为徒,宣讲佛理,石皆点头。 千人石:虎丘中心有一由南向北倾斜的大盘石,可容千人列坐。又名千人坐。 鹤涧:即养鹤涧,为虎丘山中一处古迹。 剑池:在千人石北,传说春秋时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于此,曾以三千宝剑殉葬。 申文定:即申时行(公元1535年—公元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又号休休居士,明苏州人。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进士,万历中累官至吏部尚书,入内阁为首辅,卒谥文定。 试剑石:虎丘山上一椭圆形磐石,正中裂开,相传为吴王阖闾试剑所开;一说为秦始皇试剑之所。 二山门:又称断梁殿,始建于唐,重建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338年),后几度修缮,为单檐歇山建筑,是虎丘云岩寺的大门。 鼓吹:指演奏乐曲。 十番铙钹:又称十番鼓,一种器乐合奏名,用鼓、笛、木鱼等轮番演奏,故名。兴起于明万历间,流行于苏、浙、闽一带。 渔阳掺挝:即渔阳参挝,鼓曲名,据说东汉祢衡善于演奏,声节悲壮。 更定:初更时分,相当于现代计时晚八时左右。 锦帆开:传奇《浣纱记》第十四出《打围》中的曲句。 澄湖万顷:传奇《浣纱记》第三十出《采莲》中曲句。 同场大曲:多人齐唱。 蹲踏:又作“蹲沓”,议论纷杂。锣丝竹肉:指器乐声与人的歌唱声。 拍煞:乐曲中段与尾声部分。 藻鉴:品评鉴赏。 二鼓:即二更,相当于现代晚十时左右。 三鼓:即三更,相当于现代晚十二时左右。 寂阒:寂静。 串度:表演行腔。 针芥:指音乐的微妙之处。 雁比:如大雁飞行时排列有序。 识者:知音。

这是一篇追忆昔日繁华景象之作。明代中后期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极大地刺激了社会奢侈享乐之风,这篇小品所记虎丘八月中秋夜的热闹繁华景象,就是这种社会风尚的反映。作者对昔日繁华旧梦的追忆,无非是希图保有梦境的瑰丽以冲淡现实的苦痛,于是小品之趣也由此生发而出。

张岱

张岱(1597年~1679年)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精于茶艺鉴赏,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张岱为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其最擅长散文,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绝代文学名著。

猜你喜欢

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朱帘著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

()

凉风肃庭户,爱此山气幽。森然林间叶,倏尔水上浮。

维天有四时,高爽莫若秋。中情苟恬晏,无劳慕丹丘。

()

背犊腰牛忽解颜,摩挲一饱政相关。王于霓望无终极,孰与侯邦年岁间。

()

白日短。

玄夜深。

招摇转。

移太阴。

霜钟鸣。

冥陵起。

星回天。

月穷纪。

()

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

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问华年、暗数云和,玫瑰小柱几曾遍。

含情何限野雨,也胜峰青湘浦,曲终难见。银甲才停,笑指叵罗遥劝。

拚醉倒、更倩伊扶,看不足、可怜人倦。试重与拍案红牙,春莺教细啭。

()

秋色无涯,正蒹葭采采,鹭羽飞飞。才见开襟楼上,露重星低。

又中秋、月转银盘,槎客方归。潦水静,寒潭照影,丹枫乱点人衣。

对此天清气肃,便篮舆乍登,胜地追随。看他渔舟初唱,雁阵初齐。

陶然共醉,语骚人、漫赋心悲。更待那、松间黄菊,开时稳卧东篱。

()

疏浚功成数十州,东南应免九重忧。奈何水部称多病,却向鹅湖访旧游。

燕䫈暄凉凭候雁,楚江晴雨问鸣鸠。草玄闻有平生意,须及扬雄未白头。

()

不见二豪谁与游,髯张入地伴长丘。湖山洵美人何许,生死难忘梦在舟。

诗冢莫寻青草宿,钓矶依旧白蘋秋。清苕百里将双泪,老眼西风独横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