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伯初见访示吴体诗既去而江和叔至甚恨相后先也是夕用韵寄二君子

俞伯初见访示吴体诗既去而江和叔至甚恨相后先也是夕用韵寄二君子
一日二子各两屐,踏碎一径松花黄。
人好禽鱼亦光耀,山空水石逾荒凉。
胸次似涤冰雪莹,笑语欲染烟霞香。
痴绝犹嫌不联袂,此已天幸宽愁肠。
()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猜你喜欢

一径万松通,钟山俯梵宫。谷声虚应掌,塔影峻凌空。

不坏金身古,无梁宝殿雄。未忘生灭相,长此泣遗弓。

()

不其山头月将午,交门沉沉夜击鼓。博山火爇凝绛烟,霓旌

()

凿石通泉,编篱护竹,一番梅雨初晴。渐浓阴绿透,池馆愔愔。

望里烟鬟翠湿,蛙声乱、老却啼莺。消长昼,玉笙低按,妨了闲吟。

瞢腾。近来情绪,算不是伤春,底事销魂。恁桃子簟滑,凉浸梨云。

梦断楚天何处,帘栊静、早又黄昏。添惆怅,而今始知,情种愁根。

()

聊为汤饼会亲宾,岂敢夸张堕张麟。

汝若上扳曾大父,翁堪下见我先人。

善和书即传家宝,儒行篇方聘度珍。

莫遣父兄被嗤笑,金根谬改作金银。

()

郁郁深涧松,冬夏不改青。濯濯江柳花,随波化流萍。

羡彼五陵客,终朝宴芳腥。三楚多秀士,皓首穷六经。

谁为尺一书,荐之升王廷。

()

每日扁舟向翠微,鹧鸪相唤燕交飞。春从薄暖轻寒过,人自三枫五渡归。

西笑底须愁索米,南禅曾此话传衣。预思樱笋登厨候,到及林园绿正肥。

()

杲日珠光照旧都,试从鸡足嗫莲趺。

横身何用论明暗,果是能挥宝剑无。

()

卧龙峰下草庐幽,门外桥横水自流。

潇洒王郎只数笔,淡云疏树一天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