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吕 · 一枝花 · 春日送别

南吕 · 一枝花 · 春日送别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梁州第七】锦机摇残红扑籁,翠屏开嫩绿模糊。茸茸芳草长亭路。乱纷纷花矿园圃,冷清清春老郊墟,恨绵绵伤春感叹,泪涟涟对景踌蹰,不由人不感叹嗟吁!三般儿巧笔难图:你看那蜂与蝶趁趁逐逐,花共柳攒攒簇簇,燕和莺唤唤呼呼。鹧鸪、杜宇,替离人细把柔肠诉:“行不得,归不去[二]”。鸟语由来岂是虚?感叹嗟吁!
【骂玉郎】叫一声才郎身去心休去,不由我愁似织,泪如珠。樽前无计留君住,魂飞在离恨天[三],身落在寂寞所,情递在相思铺[四]。
【感皇恩】呀,则愁你途路崎岖,鞍马劳碌,柳呵都做了断肠枝,酒呵难道是忘忧物,人呵怎做的护身符。早知你抛撇奴应举,我不合惯纵你读书。伤情处,我命薄,你心毒。
【采茶歌】觑不的献勤的仆,势情的奴[五],声声催道误了程途。一个大厮八忙牵金勒马[六],一个悄声儿回转画轮车。
【尾声】江湖中须要寻一个新船儿渡,宿卧处多将些厚褥儿铺,起时节迟些儿起,住时节早些儿住,茶饭上无人将你顾觑,睡卧处无人将你盖覆,你是必早寻一个着实店房儿宿。
()
《一枝花·春日送别》是元末明初曲作家刘庭信的曲作,这是刘庭信所作的套曲《春日送别》的第一曲,在元散曲中久享盛誉。全曲先写景而后抒情,由景生情,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刘庭信

刘庭信 元代散曲作家。益都(今山东)人。原名廷玉,排行第五,身黑而长,人称"黑刘五"。为南台御史(一说湖藩大参)刘廷□从弟。生卒年不详。《录鬼簿续编》说他"风流蕴藉,超出伦辈,风晨月夕,惟以填词为事。"刘庭信的作品以闺情、闺怨为主,题材比较狭窄,但是在当时却很有影响。

猜你喜欢

今宵月色。叹暗水流花,年事非昨。潇洒江南似画,舞枫飘柞。谁家又唱江南曲,一番听、一番离索。孤鸿飞去,残霞落尽,怨深难托。
又肠断、丁香画雀。记牡丹时候,归燕帘幕。梦里襄王,想念王孙飘泊。如今雪上萧萧鬓,更相思、连夜花发。柘枝犹在,春风那似,旧时宋玉。

()

差觉强人意,门前过客稀。风和舒菜甲,雨小养苔衣。

山静云偏出,园荒草转肥。邻家呼午饭,野老荷锄归。

()

往年重庆拜诗迟,一乐而今更许诗。厚积何人真自管,皇天老眼更谁欺。

平生读易羲亲见,终日焚香邵亦知。俯仰不须呼孟子,本无愧怍是吾师。

()

水漫孤村白,花依别屿红。阴阴沙际日,细细午前风。

贳酒从邻媪,呼舟学钓翁。一春唯寄兴,山色鸟声中。

()

平生几作送行诗,展卷常增别后思。我分无堪祇贫贱,君才未免尚驱驰。

江山此去虽多识,桃李何心亦念离。邂逅有人频寄字,要知安否慰孤羁。

()

信步闲游处,妨归路岂赊。

因琴避山寺,和鹤宿僧家。

语直非关酒,眠迟不为茶。

共论尘世里,夜亦事如麻。

()

岂有声难定,缘知听未真。苦将阶下意,说与梦中人。

风露初侵夜,星河欲向晨。玉墀他日好,亦未称间身。

()

风雪陵人气欲吞,重阴漠漠冻云昏。无眠茅店萧条甚,独对寒檠锁断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