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

谢叠山先生己丑九月被执北行闽士以诗送之
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
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
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诚关鲁重轻。
白骨青山如得所,何消儿女哭清明。
()
这首诗录自厉鹗《宋诗纪事·卷七十九》。题目中所说的叠山是谢枋得的号。他是南宋遗民。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公元1286年)、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两次召他至大都(今北京)作官,均被拒绝。至元二十五年(公元1288年),福建地方官强迫他北上,他即日食果菜,以示必死。次年到达大都,得病,迁居悯忠寺,见壁上有《曹娥碑》,泣曰:“小女子犹尔,吾岂不汝若哉!”早已降元的南宋旧臣留梦炎,遣使持药杂米以进,枋得怒曰:“吾欲死,汝乃欲生我耶?”弃之于地,终不食而死。(略据《宋史·卷四二五·谢枋得传》) 谢枋得之死,上距文天祥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就义已经七年,他是南宋死义的最后一人,与文天祥先后辉映。他在临北行之前,写了一首七律《北行别人》表明自己不屈之志。当时步他的诗韵为他送行的有游古意、叶爱梅、毛静可、魏天应、蔡正孙等,另外还有陈达翁、王济源的送行诗。(均见《叠山集·附录》)诗多勉励宽慰语,写得最为沉郁感人的是王奕这首和韵送行诗,厉鹗乃根据《西江诗话》采录,不在《叠山集·附录》之内。 起联“皇天久矣眼垂青,盼盼先生此一行。”继谢枋得原诗末联“南八男儿终不屈,皇天上帝眼分明”的诗意,而加以深拓。第一句说谢枋得在南宋灭亡之后,长期隐居,两次拒绝元朝招聘之命,铁骨铮铮,受到皇天的“垂青”。“垂青”是用晋朝诗人阮籍“能为青白眼”的典故,意即眷赏,另眼看待。诗里的内在涵义是说谢枋得的人格已经受到天帝的长期眷赏,应当继续坚特下去,不负苍天。第二句表明作者的期望。“盼盼”这个叠词透露出作者殷切期待的心情,期待什么呢?下边写出来了。 颔联“遗表不随诸葛死,离骚长伴屈原清”用两位古人的事迹进行劝勉。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表明自己对蜀汉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人虽死而《出师表》没有随他死去,而永远传于人间。屈原在他的《离骚》巨作里,反复陈述了他对楚国的忠贞不二之情,到后来他宁愿自沉汩罗,下从彭咸,也不肯同流合污;《离骚》这篇巨作伴随着屈原清风亮节而长存天壤。言外之意很清楚,就是希望对方以诸葛亮和屈原为楷模,不能对元朝降身屈节。 颈联“两生无补秦兴废,一出诚关鲁重轻”,用的是鲁地两儒生的典故。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兵反秦,秦朝博士鲁人叔孙通,见天下大乱,知秦必亡,逃归故乡,参加了项梁、项羽领导的起义军。项羽失败后投汉。刘邦定天下后,要他定群臣朝见皇帝的礼仪制度,他回到鲁地征聘儒生三十多人作为助手。有两位儒生不赞成他的作为,不肯应徵。叔孙通说他们二人是“不知时变”,遂与其他儒生西上长安制定了朝仪,受到封赏。(见《史记·卷九十八·叔孙通传》)诗里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说,鲁两生的行为对秦朝的兴废是不起什么作用的,但只要一出来就关系到鲁地的声望的轻重,不出则重,一出则轻。这里用来比喻谢枋得到大都去关系到宋王朝的声誉,应当坚持到底,为已经灭亡的宋朝争光。这个典故用得贴切而含意深厚,对于谢枋得来说,是精神上的鼓励,也是恳切的忠告:千万不能失节啊! 末联“白骨青山如得所,何消儿女哭清明”两句,勉励对方宁杀身以成仁,勿求生以伤义,青山处处,可埋白骨,只要死得其所,自足不朽,何须葬身故乡,赢得儿女们清明时节的哭声呢。这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也是全诗的警句。它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忠臣义士的生死观,也是诗人自己的生死观。较之“何须马革裹尸还”的情意尤为深厚,几可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名句争辉。谢枋得到大都后,终于不负平生之志,从容死义。他是不朽的,这首送行诗可与他的不朽业绩并传。

王奕

王奕(生卒年不详),字伯敬,号斗山,玉山(今属江西)人。生于南宋,入元后曾出任玉山县儒学教谕。与谢枋得等南宋遗民交往密切,诗文中不乏以遗民自居的文句,所以《宋诗纪事》将他列入书中。清乾隆年间编《四库全书》,因王奕《玉窗如庵记》末署“岁癸巳二月朔,前奉旨特补玉山儒学教谕王奕伯敬谨撰并书”,认为“癸巳为至元三十年(1293),然则奕食元禄久矣,迹其出处,与仇远、白珽相类。”(《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六六)改题元人。代表作品有《酹江月》、《摸鱼儿》和《沁园春》等。

猜你喜欢

形是幻,情是梦,寝兴视息随群动。当念元来一切无,豁然顿遣心中空。

()

谁识当年老令威,去家千载尚知归。交游散尽邻人少,只有诸峰绕四围。

()

水断浮梁地愈偏,山人不记艾花天。深林碍屋犹多竹,积翠满庭无复萱。

蒸溽既难寻笔砚,荒凉岂易饮觥船。不因别乘离骚句,那得斯时有是言。

()

十年一觉扬州梦,雨散云沈。隔水登临。扬子湾西夕照深。
当时玉管朱弦句,忍泪重吟。办取沾襟。饾饤西风□□□。

()

万事双蓬鬓,江山赋倦游。断猿明月曙,疏雨碧梧秋。

道路中年感,琵琶后夜愁。客怀无处写,离思满沧洲。

()

鹤立寒汀一个孤,晚潮犹似旧时无。绿波破壁琴初响,红雨疏林叶欲枯。

逐客易伤江畔草,鲛人难泣眼中珠。十年手种长松树,留与儿孙作画图。

()

煖入江梅气渐匀,典衣沽酒醉生辰。周南留滞嗟司马,谷口栖迟愧子真。

白发慈颜频入梦,青云仙侣故相亲。风前肠断清扬远,忽枉瑶华浣渴尘。

()

片帆斜挂西风,水云捲尽秋无际。沙声拥沫,波光弄暝,一痕新霁。

散发临流,扣舷长啸,满身空翠。怅钓徒去后,烟波冷落,凭谁唱、渔歌子。

青箬绿蓑容与。倚斜阳、乱山如此。鲈香菰冷,几番付与,眠鸥梦里。

一点閒愁,欲采蘋花,相思谁寄。最难堪此夜,短篷新月,听征鸿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