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一

昉著灸数朝废吟累日继披佳什莫匪正声亦贡七章补为十首学颦之诮诚所甘心 其一
心情休问近何如,冉冉浮生六十馀。
抱病久无欢笑兴,信缘慵答往还书。
容颜也道随年改,牙齿谁教斗顿疏。
何处此身堪养老,万安山下有村居。
()

李昉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万井笙歌彻晓闻,千官待漏夜纷纷。奴星有柳祠穷鬼,臣朔无柑遗细君。

长乐钟声敲碧汉,广寒帘影捲红云。自知报国无他技,赖有诗书可策勋。

()

诗词作孽。妨我清闲仙举业。猛悟心惊。如向深渊履薄冰。便疏笔砚。却与气神相眷恋。懒里寻慵。无作无为是马风。

()

捻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

我醉复何言,相期在终始。削籍归故乡,我事已如此。

君才世所稀,蹭蹬偶然耳。云来月无光,云去天如洗。

譬剑新发硎,寒芒若秋水。骐骥历坦途,一日可千里。

君达不失望,我穷不失己。他日若相逢,无忘下车礼。

()

身似孤云去复还,投装犹记此窗间。只应烟雨苍茫外,即是当时万叠山。

()

望望蒲塘路,维舟第二桥。故人期陇晦,好会接云霄。

作合前时问,朋游隔日招。惟应就芳草,百里未嫌遥。

()

海味正思瑶柱美,夔门又见荔枝红。炎方入贡自妃子,郡圃欲栽如白公。

官满犹为十年计,实成须待二星终。不须更论何时吃,前种后收人我同。

()

无罪福,无损益,不消更念波罗蜜。念来年久却成魔,返谤修行无圣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