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辛稼轩先生墓记

祭辛稼轩先生墓记
稼轩字幼安,名弃疾。列侍清班,久历中外。五十年间,身事四朝,仅得老从官号名。稼轩垂殁乃谓枢府曰:“侂胄岂能用稼轩以立功名者乎?稼轩岂肯依侂胄以求富贵者乎?”自甲子至丁卯而立朝署四年,官不为边阃,手不掌兵权,耳不闻边议。后之诬公以片言只字而文致其罪,孰非天乎?嘉定名臣无一人议公者,非腐儒则词臣也。公论不明则人极不立;人极不立则天之心无所寄,世道如之何。
枋得先伯父尝登公之门,生五岁,闻公之遗风盛烈而嘉焉。年十六岁,先人以稼轩奏请教之,曰:“乃西汉人物也!”读其书,知其人,欣然其执节之想。乃今始与同志升公之堂,瞻公之像,见公之曾孙多英杰不凡,固知天于忠义有报矣。为信陵置守冢者,慕其能共人也;祭田横墓而叹者,感其义高能得士也;谒武侯祠至不可忘,思其有志定中原而愿不遂也。有疾声大呼于祠堂者,如人鸣其不平,自昏莫至三更不绝声,近吾寝室愈悲。一寺数十人,惊以为神。
公有英雄之才、忠义之心、刚大之气,所学皆圣贤之事,朱文公所敬爱,每以“股肱王室、经纶天下”奇之,自负欲作何如人。昔公遇仙,以公真相乃青兕也。公以词名天下。公初卜,得离卦,乃南方丙丁火,以镇南也。后之诬公者,欺天亦甚哉。
二圣不归,八陵不祀,中原子民不行王化,大讐不复,大耻不雪,平生志愿百无一酬,公有鬼神岂能无抑郁哉!六十年呼于祠堂者,其意有所托乎。枋得倘见君父,当披肝沥胆以雪公之冤,复官、还职、恤典、易名、录后、改正文传、立墓道碑,皆仁厚之朝所易行者。然后录公言行于书史,昭明万世,以为忠臣义士有大节者之劝。此枋得敬公本心,亲国之事,谈判所以为天下明公论、扶人极也。言至此,门外声寂然。枋得之心改有契于公之心也。以只鸡斗酒酬于祠下。文曰:
呜呼!天地间不可一日无公论,公论不明则人极不立,人极不立天地之心无所寄。本朝以仁为国,以义待士夫。南渡后宰相无奇才远略,以苟且心术用架漏规模,纪纲、法度、治兵、理财无可恃,所恃扶持社稷者惟士大夫一念之忠义耳。以此比来忠义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没无一人明其心,全躯保妻子之臣,乘时抵瞒之辈,乃苟富贵者,资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过,天地间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公精忠大义,不在张忠献、岳武穆下。一少年书生,不忘本朝,痛二圣之不归,闵八陵之不祀,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结豪杰,志斩虏馘,挈中原还君父,公之志谈判大矣。耿京孔[死?],公家比者无位,尤能擒张安国归之京师,有人心天理者闻此事莫不流涕。使公生于艺祖、太宗时,必旬日取宰相。入仕五十年,在朝不过老从官,在外不过江南一连帅。公没,西北忠义始绝望,大讐必不复,大耻必不雪,国势远在东晋下,五十年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义,无责焉耳。
()

谢枋得

谢枋得(1226~1289年):南宋进士,江西信州弋阳人,字君直,号叠山,别号依斋,担任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学通“六经”,淹贯百家,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元,被俘不屈,在北京殉国,作品收录在《叠山集》。

猜你喜欢

物象芸芸,知几许、功夫来格。更时把、荷衣芰制,从容平熨。云淡天空诗献状,竹深花静机藏密。对窗前、屏岫老仪刑,真颜色。

商古道,谁俦匹。评今士,谁钧敌。向平舟问雁,久间霜翮。枰上举棋元不定,磨边旋蚁何曾息。傥天公、有意要平治,饶华发。

()

小雨廉纤春欲归,桃花吹尽燕来迟。闭门却有宜人处,帘幕阴阴睡起时。

()

过了清明。江□郭外,云淡烟轻。几家台沼,萍芜自绿、残柳还青。

何人楼外吹笙。彷佛□、梨园旧声。唤起闲愁,暗思往事,老去忘情。

()

祀典千年重,严趋二妙同。

马嘶川日堕,路转石林通。

旌旆晴光外,山陵王气中。

云深罗俎豆,霜下肃臣工。

明月帝灵在,高秋天宇空。

瞻依增百感,松丱正悲风。

()

休赋惜春诗。留春住、说与人知。一年已负东风瘦,说愁说恨,数期数刻,只望归时。
莫怪杜鹃啼。真个也、唤得人归。归来休恨花开了,梁间燕子,且教知道,人也双飞。

()

滑台古镇揭高牙,主人贤厚宾友嘉。

公庭退休射堂饮,水深绿李浮甘瓜。

清言妙谕间诙谑,笑语往反何喧哗。

别来汎滥若浮梗,尘愁俗累稠於麻。

提鞭俄苔触风日,惨涩满眼飞埃沙。

朱门湛湛果深浅,门外日拥千余车。

阍人未肯即通刺,指弹手版景欲斜。

就令入见亦何事,气象渺邈凌青霞。

围棋角智财胜负,拙者理与功名赊。

舍之归入户庭隘,爷视青天如井蛙。

后檐数尺地荒秽,不翦欲令生荠花。

当春寂寂但如此,意恐至外逢纷华。

奈何胜友百余里,不可一见如天涯。

何时更共把卮酒,侧身北望空咨嗟。

()

气逸何人识,才高举世疑。祢生狂善赋,陶令醉能诗。

碧水鲈鱼思,青山鵩鸟悲。至今孤冢在,荆棘楚江湄。

()

渺渺春湖夕霭浮,落花飞燕打兰舟。

游人半入烟城去,月照笙歌上水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