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秦娥 · 临高阁

忆秦娥 · 临高阁
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
登临高高的楼阁,那横七竖八的山峦、空旷的原野像是笼罩在烟雾之中,透出一点微弱的光亮,很稀薄。微光稀薄,乌鸦飞回巢穴以后,黑夜里听到传来的军中号角。 香火就要熄灭,酒也所剩无几,这光景令人内心好不悲苦凄切。严酷萧瑟的秋风,催逼、加快了梧桐的飘落。梧桐落,就是那种不愿见到的、一片衰败的景色,它是那么叫人感到孤独、冷落。

忆秦娥:词牌名。此调始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录李白词《忆秦娥·箫声咽》。双调,四十六字,上下阕各三仄韵,一叠韵,用韵以入声部为宜。 乱:在这里是无序的意思。 平野:空旷的原野。 烟光薄:烟雾淡而薄。 栖鸦:在树上栖息筑巢的乌鸦。北宋·苏轼《祈雪雾猪泉出城马上作赠舒尧文》诗:“朝随白雲去,暮与栖鸦归”。 闻:杨金本《草堂诗馀》作“残”,《花草粹编》作“吹”。 角:画角。形如竹筒,本细末大,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施彩绘,故称。发声哀厉高亢,古时军中多用以警昏晓。 断香残酒:指熏香里的香烧尽了,杯里的酒喝完了。 情怀:《花草粹编》作“襟怀”。 西风:《全芳备祖》原缺此二字,据《花草粹编》编补。即秋风。此处喻指金兵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对南宋发动南扰、东进之攻势,而作为“亡人”之象征的“梧桐落”,正是在“西风“催”遏的背景之下。 催衬:通“催趁”,宋时日常用语,义犹催赶、催促。另说,“衬”,施舍,引申为帮助。 梧桐落:在古典诗词中,桐死、桐落既可指妻妾的丧亡,亦可指丧夫。 “西风催衬梧桐落”句:秋风劲吹,帮助即将凋落的梧桐叶更快飘落了。 又:杨金本《草堂诗馀》作“天”。 还:回,归到。另说,当“已经”讲。 秋色:《花草粹编》作“愁也”。 还(huán):仍然。另说,当“更”讲。

此词是一首借景抒情之作。上阕作者立笔高阁之外,描写作者登楼所见所闻,并将所思之情打入其中;下阕作者转笔高阁之内,描写作者登楼所思所感,并将所见之景绘入其中。全词两阕均不脱出写情绘景,寓情于景,情景交加的诗词三昧,写得极为高妙,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华。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肺病呻吟外,魂摇弃掷年。千秋迟白纻,万恨剧青毡。

鸡鹜争谁得,龙蛇命岂然。玄亭莽空阔,愁绝异时传。

()

石翁谁怒犹睥目,石婆多愁鬓先秃。

荒山野水四无人,二老对立今几春。

珠襦玉匣化为土,金鴈银凫亦飞去。

知是六朝何帝陵,摩挲碧藓俱无语。

()

廉退辞荣早,清贫卜吉迟。

买山新兆域,从窆旧书诗。

松菊留三径,箪瓢遗两儿。

升堂旧宾客,执绋涕交颐。

()

曾闻异种饶嵩岳,又见枢精应玉衡。老去乾坤专一室,少来泉石便同盟。

仙人数节真堪饵,怨妇怜花枉得名。欲向韩终为弟子,还丹未拟付谁成。

()

何处深藏万卷书,滆湖南畔有精庐。侵阶细雨生芳草,满架清风落蠹鱼。

此日弹冠兼吏隐,他时载酒杂樵渔。乘閒欲访王猷宅,不待山阴夜雪馀。

()

非非妄想入诸天,管领群芳合众仙。按月不关分甲乙,爱花原各种因缘。

九霄或有真灵在,万事都从傅会传。比作诗家操选例,六朝唐宋一齐编。

()

行行行过水东头,路窄因而缓慢游。草木华滋翻宿雨,山凉尤觉是新秋。

()

握手河梁酒一卮,若为会合在何时。前旌剡剡催行迈,疏柳萧萧绾别离。

明月圆亏千里共,尺书往复半年期。愿言清慎修吾职,早晚高迁侍玉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