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香子 · 七夕

行香子 · 七夕
草际鸣蛩,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云阶月地,关锁千重。纵浮槎来,浮槎去,不相逢。
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牵牛织女,莫是离中。甚霎儿晴,霎儿雨,霎儿风。
()
蟋蟀在草丛中幽凄地鸣叫着,梢头的梧桐葉子似被这蛩鸣之声所惊而飘摇落下,这正是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天宫以月为地,以云为阶,重重关锁,即使像昔人那樣乘槎去到天上,又乘槎回来,也不能同织女、牵牛相逢。 鹊桥或许还未搭就,牵牛、织女或许还是在离别之中未能相聚吧,猜想此时乌鹊已将星桥搭起,可牛郎、织女莫不是仍未相聚,再看天气阴晴不定,忽风忽雨,该不是牛郎、织女的相会又受到阻碍无法相会吧!

行香子: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韵,下片四平韵。 蛩(qióng):蟋蟀。 云阶月地:指天宫。语出杜樊川《秋夕》:「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纵浮槎(chá)来,浮槎去,不相逢」句:隐括典故借于词人与其夫的被迫分离之事。张华《博物志》记载,天河与海可通,每年八月有浮槎,来往从不失期。有人矢志要上天宫,带了许多喫食浮槎而往,航行十数天竟到达了天河。此人看到牛郎在河边饮牛,织女却在很遥远的天宫中。浮槎:指往来於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槎:用竹木编成的筏子。 星桥鹊驾:传说七夕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时,喜鹊为之搭桥,故称鹊桥。韩鄂《岁华记丽·卷三》引《风俗通》:「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牵牛织女:二星宿名。《文选·魏文帝〈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李善注:《史记》曰「牵牛为牺牲,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曹子建《九咏》注曰:「牵牛为夫,织女为妇。织女、牵牛之星各处一旁,七月七日得一会同矣。」 甚霎(shà)儿:「甚」是领字,此处含有「正」的意思。霎儿:一会儿。

这首双调小令,以托事言情的手法,通过对牛郎织女悲剧故事的描述,形象地表达了词人鬱积於内的离愁别恨。

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猜你喜欢

前年重九日,黄衣携御椠。

抗牍回天聪,批鳞蒙帝念。

虽惭献六箴,犹许疏十渐。

去年重九日,石鼓偿原欠。

菊丛对佳客,萸觞倾旧酽。

一时啸咏狂,万丈词华艳。

今年重九日,龟息静中验。

亭前寒叶落,楼外晴波敛。

故人何殷勤,清樽持潋滟。

思君甲辰疏,拟昔尚方剑。

士锋皆辟易,忠舌为饫餍。

回首今七秋,日月光同掞。

知暂陆浑游,难久承明压。

老我思荷锄,一壑柴桑占。

()

我从省事来,过失恒十九。喜怒朝屡迁,言为夕多苟。

平生昩慎独,即事甘掣肘。孔子万世师,天地共高厚。

颜渊称庶几,好学古未有。我才虽卤莽,服膺亦云久。

胡然弗自力,万化脱枢纽。颓颜无复少,此志还遂否。

岁月岂待人,光阴隙中走。念此不成眠,晨星灿东牖。

()

泪尽西风草木间,游魂暗逐《薤》歌残。

千秋只有无情月,遍照松楸处处山。

()

春来贪起早,春思还缭绕。

一语破春愁,黄鹂韵清浇。

()

荒村日午未开门,雨後余花满地存。

举世但能旌隐逸,谁人知道是王孙。

()

宦居三载满,严驾出山城。

诗担梅花白,离杯竹叶清。

更筹催客梦,斥堠计行程。

去去骖鸾鹤,长歌上玉京。

()

伏热应难避,幽寻重有期。蓬门经雨静,旅馆见花迟。

世路归能早,才名宦独卑。飘零五湖约,杯酒又何时。

()

平原十日饮,中散千里游。渤海方淫滞,宜城谁献酬。

屏居南山下,临此岁方秋。惜哉时不与,日暮无轻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