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斛珠 · 晓妆初过

一斛珠 · 晓妆初过
晓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裛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
晓妆只粗粗理过,唇边可还得点一抹沉檀色的红膏。含笑未唱,先露一尖花蕾船的舌尖,于是樱桃小口微张,流出了婉转如莺的清歌。 到了场下的酒会,就又娇爽多了。小盅微啜似乎还不够过瘾,换过深口大杯拚醉,哪在意污湿罗衣?最传神的是,笑嚼着红嫩的草花,向心上人唾个不停。

一斛珠:词牌名。又名《一斛夜明珠》、《怨春风》、《醉落魄》、《章台月》、《梅梢雪》等。清·毛稚黃《填词名解》:「唐玄宗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妃不受,赋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付使者曰:『为我进御。』上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据考,李煜所作此首《一斛珠》为此调首见。 晓:早晨。《词谱》《古今词统》《花草粹编》《历代诗馀》《全唐诗》《诗馀图谱》等文本均作「晚」。沈际飞选评《草堂诗馀》(古香岑四集本)中注:「一作晚,误。」 晓妆初过:指早晨起床刚刚梳洗打扮完毕。 沉檀:即「沉檀」。一种妇女妆饰用的颜料,唐、宋时妇女闺妆多用它,或用于眉端之间,或用于口唇之上。《花间集》阎选《虞美人》词中有「臂留檀印齿痕香」之句,毛熙震《后庭花》词中亦有「歌声慢发开檀点」之句,都是描绘以檀注唇的情形。沈,《醉翁琴趣》外篇作「浓」,带有润泽的深绛色;檀,浅绛色。 轻注:轻轻点画。注,这里是点的意思。 些儿个:当时方言,意谓少许,一点点。 向:《醉翁琴趣》外篇中作「见」。 人:吴本二主词、侯本二主词中缺字。 丁香颗:这里指女人口内之牙。丁,《花间集补》中误作「了」;丁香,常绿乔木,又名「鸡舌香」、「丁子香」,丁香子如钉,长三、四分,可以含于口中。古时用以代指女人的舌头;颗,指牙。 「向人微露丁香颗」句:描绘歌女开口歌唱,舌齿微露,形容得意的神情。 清歌:清脆响亮的歌声。也指不用乐器伴奏的独唱。南朝宋·谢康乐《拟魂太子「邺中集」诗·魏太子》:「急絃动飞听,清歌拂梁尘。」 暂:《醉翁琴趣》外篇中作「渐」。 引:使得。 樱桃,落叶乔木,果实多为红色,味道甜美或略带酸味。古人常用樱桃比喻女子口唇。白乐天诗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唐·李义山《赠歌妓》诗之一:「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唐·韩致尧《袅娜》诗云:「着词但见樱桃破,飞盏遥闻豆蔻香。」 破:张开。 樱桃破:指女人张开娇小红润的口。 「暂引樱桃破」句:描写歌女们张开红润小口歌唱的情形。 罗袖,质地较薄的丝衣的袖。 裛(yì)残:指香气消失殆尽。裛,熏蒸,这里指香气。 殷(yān):深红色。 可:意近「可可」,这里是模模糊糊、隐隐约约的意思。元微之《春》诗:「九霄浑可可,万姓尚忡忡。」 「罗袖裛残殷色可」句:谓说歌女的丝制的衣袖上的香气已经消失将尽,深红的颜色也只隐约可见了。 杯深:指酒杯斟酒斟得很满,引申意谓酒喝得过量。 旋:随即,很快地。 香醪(láo):美酒,醇酒。本是一种汁滓混合的醇酒,味甜。 涴(wò):沾污,污染。《醉翁琴趣》外篇中作「污」。 绣床:铺着织绣的床,这里指歌女的床。 凭:倚靠,靠着。 娇无那(nuò):这里是形容娇娜无比,不能自主的样子。娇,《醉翁琴趣》外篇作「情」;无那,犹言无限,非常之意。 烂嚼:细嚼。嚼,用牙齿磨碎食物。 红茸:即红绒,刺绣用的红色丝线。吕本二主词、吴讷《唐宋名贤百家词》本《尊前集》中均作「红绒」。 檀郎:指西晋潘岳,小名檀奴,后世文人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的男子的美称。 唾(tuò):将口中含物吐出来。萧本二主词中作「吐」,误,「吐」与「唾」韵不同。

此词是一曲描写男女欢情的艳歌,从整体风格看,应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全词写女主人公从化妆出场到终场赴宴的全过程,中间充满了戏剧情趣的描写,塑造了一个富有个性特征的人物形象,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猜你喜欢

柱石由来异楚砧,栋梁应向豫章寻。片言悟主难为力,万里投荒不易心。

雨露几时均沛泽,云山满地结层阴。怀贤叵奈通津隔,尊酒无由得共斟。

()

曲台风月德山云,梦想中间有几春。

臣葬江鱼终爱楚,民逃花洞不思秦。

()

遥山寒雨过,正向暮天横。隐隐凌云出,苍苍与水平。

何时凝厚地,几处映孤城。归客秋风里,回看伤别情。

()

溪边且种刺史柳,园里未栽怀县花。

若有故人来问字,浮图西畔绿阴斜。

()

身世今如一老僧,病馀残发雪鬅鬙。湖桑埭下渔舟雨,道树山前野店灯。

涧水潺湲供洗钵,松风萧飒入行縢。世人欲觅何由得,觌面相逢唤不应。

()

我昔泛棹游焦山,曾见杨公所遗之玉带。文襄谋略海内传,能途逆瑾功尤大。

又尝驱车上春明,得向椒山杨公祠堂亲展拜。平生胆不借蚺蛇,尚留谏草壁间发光怪。

胜朝气节无与俦,正嘉诸臣通沆瀣。下逮天启昏乱朝,西台謇谔洵为最。

御史周公铁作肝,立朝慷慨称匪懈。对仗弹章劾厂公,不惮五虎十彪逞毒害。

朝归乡里暮圜扉,击佞未成甘首碎。遗文零落不可知,傥获缣缃生敬爱。

吴江地僻公故乡,梅叟来居学官廨。耆文好古擅风雅,休沐余闲阅书画。

贾人不识公手书,捆束牛腰市中卖。百钱买得喜欲颠,细字联珠大编贝。

装池釐订具苦心,伏暑阑时勤晾晒。移官携向金陵来,箧笥深藏防破坏。

因思名臣墨迹以人重,片纸俱堪阅时代。何况草书神妙走龙蛇,居然争坐位帖同一派。

天留神物不敢私,广大流传推法界。何妨施向枯木堂,解脱因缘两无碍。

遍徵题咏为证盟,欲令海天佛国添佳话。永嘉方伯本通儒,护法宰官拥冠盖。

巧偷豪夺防未然,印钤朱纽篆垂薤。从兹人胜坊间定慧寺,常同杨公玉带山门挂。

我今对此转踌蹰,绢素多年无不败。何当镌石嵌壁间,得与松筠庵中谏草之堂遥作配。

()

橹声摇破秋烟,红阑绿浪随诗砚。乍来新爽,未收残暑,浅衫团扇。

紫漾觚棱,黄皴鸱尾,何王故殿。叹陈宫艳曲,南唐小令,都翻入,新笳管。

忆昔祖龙开凿,沸东南、鬼愁龙怨。那知添作,千年风月,万家莺燕。

今我来游,步留邀笛,渡亡麾扇。但茫茫此水,时时流恨,绕金陵县。

()

君不见圆者为圭方者璧,漫漫无际粘天白。旌旗卷冻龙蛇飞,列骑嘶寒猬毛磔。

又不见铁衣戛戛裹层冰,冰丝万缕须眉凝。荷殳永夜不敢寐,雪山有急三军登。

吁嗟紫塞走封豕,圣人用兵不得已。忧劳不倦宵旰心,十万貔貅皆赤子。

勉旃将士歼犬戎,投戈早晚奏肤功。归而饮至朝阳宫,九州衣被春融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