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论。唐代。王勃。论曰:汉自顺桓之间,国统屡绝,奸回窃位,阉宦满朝。士之蹈忠义履冰霜者,居显列则陷犯忏之诛,伏闾则婴党锢之戮。当是时也,天下之君子,扫地将尽。虽九伊周、十稷契,不能振已绝之纲,举土崩之势明矣。 熹平中,大黄星见楚宋之分,辽东殷馗曰:“其有真人起于谯沛之间。”以知曹孟德不为人下,事之明验也。先时秦帝东游,亦云金陵当有王者兴。董扶求出,又曰益州有天子气。从兹而言,则长江剑阁,作吴蜀之限;天道人谋,有三分之兆,其来尚矣。 然费兴有际,崇替迭来。每览其书,何能不临卷而永怀,扶事而伊郁也。尝试论之曰:向使何进纳公业之言而不追董卓,郭汜弃文和之策而不报王允,则东京焚如之祸,关右乱麻之尸,何由而兴哉?至使乘舆蒙尘于河上,天子露宿于曹阳,百官饥死于墙壁,六宫流离于道路,盖由何公之不明,贾诩之言过也,于是刘岱、乔瑁、张超、孔融之徒,举义兵而天下响应,英雄者骋其骁悍,运其谋能,海内嚣然,与兹大乱矣。袁本初据四州之地,南向争衡;刘景升拥十万之师,坐观成败。区区公路,欲据列郡之尊;琐琐伯珪,谓保易京之业。瓒既窘毙,术亦忧终。谭尚离心,琮琦失守,其故何哉?有大贤而不能用,睹长策而不能施。使谓力济九天,智周万物,天下可指麾而定,宇宙可大呼而致也。 呜呼悲夫!余观三国之君,咸能推诚乐土,忍垢藏疾,从善如不及,闻谏如转规。其割裂山河鼎足而王宜哉!孙仲谋承父兄之馀事,委瑜肃之良图,泣周泰之痍,请吕蒙之命,惜休穆之才不加其罪,贤子布之谏而造其门。用能南开交趾,驱五岭之卒;东届海隅,兼百越之众。地方五千里,带甲数十万。若令登不早卒,休以永年,神器不移于暴酷,则彭蠡衡阳,未可图也。 以先主之宽仁得众,张飞、关羽万人之敌,诸葛孔明管、乐之俦,左提右挈,以取天下,庶几有济矣。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手,岂拙于用武,将遇非常敌乎?初备之南也,樊、邓之士,其从如口。比到当阳,众十万馀。操以五千之卒,及长坂纵兵大击,廊然雾散,脱身奔走。方欲远窜用鲁肃之谋,然投身夏口。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周瑜方严兵取蜀,会物故于巴邱。若其人尚存,恐玉垒铜梁,非刘氏有也。然备数困败而意不折。终能大起西土者,其惟雅度最优乎?武侯既没,刘禅举而弃之。睹谯周之懦词,则忿愤而忘食;闻姜维之立事,又慷慨而言口。惜其功垂成而智不济,岂伊时丧?抑亦人亡,乃知德之不修,栈道灵关,不足恃也。 魏武用兵,仿佛孙吴。临敌制奇,鲜有丧败,故能东禽狡布,北走强袁,破黄巾于寿张,斩眭固于射犬。援戈北指,踏顿悬颅;拥旆南临,刘琮束手。振威烈而清中夏,挟天子以令诸侯,信超然之雄杰矣。而弊于褊刻,失于猜诈。孔融、荀彧,终罹其灾;孝先、季珪,卒不能免。愚知操之不怀柔巴蜀,砥定东南,必然之利耶。文帝富裕春秋,光应禅让,临朝恭俭,博览坟典,文质彬彬,庶几君子者矣。不能恢崇万代之业,利建七百之基。骨肉齐于匹夫,衡枢委乎他姓。远求珠翠,废礼谅堂之中,近抱辛毗,取笑妇人之口。明帝嗣位,继以奢淫。征夫困于兵革,人力殚于台榭。高贵乡公名决有馀,而深沉不足。其雄才大略,经纬远图,求之数君,并无取焉。山阳公之坟土未干,陈留王之宾馆已起,天之报施,何其速哉?故粗而论之,式备劝戒,俾夫来者有以监诸焉。
王勃(649或650~676或675年),唐代诗人。汉族,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世称“初唐四杰”,其中王勃是“初唐四杰”之首。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王勃在诗歌体裁上擅长五律和五绝,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学成就是骈文,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堪称一时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阁序》等。
今我乐矣,叙旧以贤。瞻彼明德,不以厥年。生事匪多,尺宅寸田。
暮色惟瞑,返照复鲜。君子保终,夕厉愓然。载我玄酒,践彼初筵。
悠悠我心,无怀葛天。
述怀五咏 其一。明代。刘麟。 今我乐矣,叙旧以贤。瞻彼明德,不以厥年。生事匪多,尺宅寸田。暮色惟瞑,返照复鲜。君子保终,夕厉愓然。载我玄酒,践彼初筵。悠悠我心,无怀葛天。
寒窗有意过我无,雍容车骑子甚都。更当为作子虚赋,王郎文彩今相如。
次韵季共月夜见怀竹坡用子绍韵 其二。宋代。周紫芝。 寒窗有意过我无,雍容车骑子甚都。更当为作子虚赋,王郎文彩今相如。
忆昔游子初辞家,柳未舒荣桃未华。一去天涯不知岁,江边又见寒梅花。
梅花半开复半落,行人东去海之角。空山落日云正愁,世路悠悠行未休。
见梅。明代。邱云霄。 忆昔游子初辞家,柳未舒荣桃未华。一去天涯不知岁,江边又见寒梅花。梅花半开复半落,行人东去海之角。空山落日云正愁,世路悠悠行未休。
黍作城南酒主人,盘餐虽少意慇勤。中年流落堪垂泪,荒里经过每借春。
久伏海乡诸念息,一逢朝士偶闻新。兴怀及此能无感,当念休嫌叹息频。
元巳见过。明代。杨循吉。 黍作城南酒主人,盘餐虽少意慇勤。中年流落堪垂泪,荒里经过每借春。久伏海乡诸念息,一逢朝士偶闻新。兴怀及此能无感,当念休嫌叹息频。
捲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
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四用韵 其七。宋代。杨公远。 捲起黄紬被,何消道放衙。瓦盆常贮酒,雪水旋煎茶。但得诗联稳,从教竹屋斜。助侬高兴处,索笑共梅花。
桂魄蟾宫次第开,烟波江上共登台。樽中明月随风荡,水底青天照影来。
宜把浊醪浇块垒,要凭清气静尘埃。春宵一刻千金价,何况相逢尽俊才。
三月十五夜璧月澄澈清辉万里,与忠州文友罗天易江等饮江上楼船。近代。陈仁德。 桂魄蟾宫次第开,烟波江上共登台。樽中明月随风荡,水底青天照影来。宜把浊醪浇块垒,要凭清气静尘埃。春宵一刻千金价,何况相逢尽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