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松赋

寒松赋
松之生也,于岩之侧。流俗不顾,匠人未识,无地势以衒容,有天机而作色。徒观其贞枝肃矗,直干芊眠。倚层峦则捎云蔽景,据幽涧则蓄雾藏烟。穹石盘薄而埋根,凡经几载;古藤联缘而抱节,莫记何年。于是白露零,凉风至。林野惨栗,山原愁悴。彼众尽于元黄,斯独茂于苍翠。然后知落落高劲,亭亭孤绝。其为质也,不易叶而改柯;黄为心也,甘冒霜而停雪。叶幽人之雅趣,明君子之奇节。若乃确乎不拔,物莫与隆。阴阳不能变其性,雨露所以资其丰。擢影后凋,一千年而作盖;流形入梦,十八载而为公。不学春开之桃李,秋落之梧桐。
乱曰:
负栋梁兮时不知,冒霜雪兮空自奇。
谅可用而不用,固斯焉而取斯。
()
松树生长在岩石的侧面,俗人看不到它,木匠无缘结识它。它没有宽阔的地势来炫耀自己的外形,只有大自然赋予的本色。它枝干伟岸挺拔肃穆茂盛,或高踞于层岩之上,直插云霄;或藏身于幽涧之中,蓄雾藏云。坚固的穹石埋下它的根系,历经数载;古老的藤蔓缠络它的躯体,不知多少年。白露飘落,凉风吹来,树林田野凄惨颤栗,高山平原愁容憔悴。别的树木都黄叶凋零,只有它苍翠繁茂。然后人们知道它高峻挺拔,特立独行。它不改变自己的外形,也不改变自己的内心,甘愿经受霜雪的洗礼。它和隐士君子的志趣气节相投,它坚定不拔,超乎万物。日月不能改变其本性,雨露使它更丰茂。它身影高耸,千年茂盛。它把自己流动的身影编织成梦,相信十八年后定能成材为公。它不学春天的桃李也不学秋天的梧桐。 身为栋梁之材却不为人知,顶风冒雪,却没人为它称奇叫绝。 实在是空为有用之才,有人鄙视它,却也有人取法它。

这篇赋叙写松树生于岩侧,不被世俗所关心,没被匠人所认识,但当天气寒冷“林野惨栗,山原愁悴”之时,其他树木都已枯萎,唯独松树冒霜停雪,却不易叶改柯而茂盛苍翠,显示出其“落落高劲,亭亭孤绝的奇节”。作者热情赞美松树美好的本质。此赋虽没能确定具体写作年代,但从作者的生活经历考察,很可能写于长庆四年,他被李逢吉、王守澄一伙诬陷,说他曾劝唐穆宗立深王,这事不利敬宗,而即位不久的敬宗不辨此事,于是将李绅贬为端州司马。这对他是一次最严重的政治打击。他怀有远大的抱负,本想以自己的文才侧身朝廷,辅佐帝业,匡济天下。但没想到却遭此横祸,无辜被害。作者身处逆境,一方面发泄怨愤,决心“驱雷击电除奸邪”(《涉沅潇》),另方面也表明要砥砺志节,象寒松那样冒霜雪、抗严寒、亭亭耸立,不改变其忠贞本性。 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小赋。篇幅短小,但也摹仿汉赋形式,文末有总括全篇要旨的“乱曰”。赋文中,多骈俪句,但不都是四六句式,而富于变化。语言通俗平淡,极少使用典故。可谓一代绝赋。

李绅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灸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猜你喜欢

披衣晨拂枕书床,出郭巾车旋可将。积雨只催春事歇,沾泥偏恨柳花狂。

林喧山客锄新笋,涨毒溪农悯早秧。谩拟仙城堪逸老,三星长夜照江乡。

()

村山何所适,葛蔓自纵横。人背骄阳立,风从古木生。

蜩螗频唤雨,莺燕亦憎晴。幽径喧尘动,云心晦不明。

()

一叫一声残,声声万古冤。

疏烟明月树,微雨落花村。

易堕将乾泪,能伤欲断魂。

名缰慙自束,为尔忆家园。

()

钿毂香车过柳堤,桦烟分处马频嘶,为他沉醉不成泥¤

花满驿亭香露细,杜鹃声断玉蟾低,含情无语倚楼西。

马上凝情忆旧游,照花淹竹小溪流,钿筝罗幕玉搔头¤

早是出门长带月,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

独立寒阶望月华,露浓香泛小庭花,绣屏愁背一灯斜¤

云雨自从分散后,人间无路到仙家,但凭魂梦访天涯。

依约残眉理旧黄,翠鬟抛掷一簪长,暖风晴日罢朝妆¤

闲折海棠看又拈,玉纤无力惹馀香,此情谁会倚斜阳。

翡翠屏开绣幄红,谢娥无力晓妆慵,锦帷鸳被宿香浓¤

微雨小庭春寂寞,燕飞莺语隔帘栊,杏花凝恨倚东风。

花月香寒悄夜尘,绮筵幽会暗伤神,婵娟依约画屏人¤

人不见时还暂语,令才抛后爱微嚬,越罗巴锦不胜春。

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

小槛日斜风悄悄,隔帘零落杏花阴,断香轻碧锁愁深。

晚逐香车入凤城,东风斜揭绣帘轻,慢回娇眼笑盈盈¤

消息未通何计是,便须佯醉且随行,依稀闻道太狂生。

小市东门欲雪天,众中依约见神仙,蕊黄香画贴金蝉¤

饮散黄昏人草草,醉容无语立门前,马嘶尘烘一街烟。

()

唤起胎仙细问伊,几时华表柱头归。一编玄草都收拾,种玉田东伴采薇。

()

志节虽落落,不能无谤毁。

壮年自雄豪,末路遽颠委。

众口方丛嘈,即欲置之死。

公尝为大臣,沈冤不辩理。

恭惟仁宗圣,散地而后已。

新治甬上居。閒逸安暮齿。

恭惟今天子,继照明鉴是。

问公何处在,勉哉为予起。

使者临其门,将驾不容俟。

滔滔汴流急,行舟姑少止。

长堤榆柳深,夜凉襟带褫。

语终求其要,兹事殊可喜。

朝廷英俊林,岂无人器使。

谓公先帝臣,擢任刷前耻。

惟公体上意,毕力荷恩纪。

富贵安足论,清心寂如水。

古人老益壮,忠义在所指。

况复活千载遇,功名迈良史。

()

碧玉旋螺恍隔霄,冠山仙冢亦寥寥。

空余华构延风月,无复灵踪落市朝。

帐座追严多献宝,供盘随施有操瓢。

他方出没还如此,与物何心作迩遥。

()

汪汪黄叔度,千顷幸相依。浮海谋非拙,乘风愿已微。

烟霞盟有约,时事赋无衣。得似南来雁,芦汀到处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