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无着禅师归新罗

送无着禅师归新罗
万里归乡路,随缘不算程。
寻山百衲弊,过海一杯轻。
夜宿依云色,晨斋就水声。
何年持贝叶,却到汉家城。
()

法照

法照大师 (公元约747-821)唐代高僧,中国佛教净土宗第四代祖师。 法照大师的俗世事迹,史料中不见记载。按照大师于唐代永泰年中(765年)既已在南岳衡山三祖承远大师处习净土教的时间来推算,他在少年时期即已出家为僧。初因仰慕远公之芳踪,由东吴到庐山东林,结净土道场,专修念佛三昧,一日入定往极乐世界,见有著垢弊衣而侍于佛侧者,得佛明示,知乃衡山承远也。因是径往湖南,入山求之,觅得师于岩谷间,于是师从教,在弥陀台般舟道场,专修净业。当时衡山念佛道场,在南方颇有名声,来山从学受教者数以万计。代宗皇帝赐承远大师所住持的寺庙为般舟道场。

猜你喜欢

峦树棲禽暖不飞,不如弓缴有危机。

季鹰若悟蓴鲈好,应悔江东不蚤归。

()

遥山近山青欲滴,大木小木叶已疏。斜日疏篁无鸟雀,一湾溪水数函书。

()

昔人吟咏处,醉草动春蛇。岩石曾为供,溪毛可荐茶。

荆留千岁树,桂老九秋花。欲结渊明社,重来惠远家。

()

文帝为君固有馀,岂容流涕复长吁。单于可击非无策,表饵陈来术已疏。

()

金城四面柳为营,此日征西路再经。

忆昔仅能高咫尺,如今端可拂青冥。

清眸渐隔花中雾,绿发俄悬镜里星。

功业未成多少事,攀枝挽叶泪淋零。

()

一年最好中秋月,岂谓今年两见之。玉宇洗空如有待,冰轮出海本无期。

尧阶影展新蓂叶,蟾窟光添古桂枝。举酒向天还酹月,年年初度得如斯。

()

偶贪禅宇静,补被到深要。

夜榻僧同话,寒檐客自吟。

窗明疑积雪,树黑泽常阴。

犹恨匆匆出,丁宁约重寻。

()

未必钱园似翟园,翟园窠木最宜看。

茂松亭下偏明眼,矮桧平铺翡翠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