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驰帖

日月如驰帖
日月如驰,嫂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
《日月如驰帖》,五行,35字。行书。又称《日月帖》。 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第十卷记载此帖首七字,并称“五行”,与此帖相合。《右军书记》亦著录此帖。《宝晋斋帖》、《大观帖》、《玉烟堂帖》收刻。此帖继《奄至帖》之后,书体风格一致,亦似墨迹本《频有哀祸帖》、《丧乱帖》。“悲摧”、“切割”、“增”、“感”等字,《频有哀祸帖》中亦有,结字形态极似。“大祥”,丧祭名,父母殁后二十五个月(即又期,过了一年后又过一年)而后祭曰大祥(十二个月而后祭曰小祥)。旧时亲丧以两年除灵,故大祥之祭乃除灵之际。帖中所言“弃背再周”,即指殁后两周年,正当举行“大祥”除灵之际。“穆、松”乃服母丧之二子,考《晋书》及《王氏谱》,王劭长子王穆,字伯远,晋临海太守,次子王默,幼子王恢。或许穆松为一人之称。但羲之年长于王劭,即可知嫂乃羲之对其从弟王劭之妻的尊称,此函应是致王劭的信函。又,田中勇次郎先生据《右军书记》中《六月二十七日帖》、《亡嫂帖》、《七月十六日帖》,认为亡嫂乃周氏。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猜你喜欢

静拂藜床藉蠹书,曲肱聊与古为徒。

梦柯尚费论荣辱,讼鹿何烦竞有无。

庭下细光风泛蕙,隙中斜影日低梧。

宰墙不塓嵇胞转,宁觉人间有畏途。

()

柳街灯市好花多。尽让美琼娥。万娇千媚,的的在层波。取次梳妆,自有天然态,爱浅画双蛾。
断肠最是金闺客,空怜爱。奈伊何。洞房咫尺,无计枉朝珂。有意怜才,每遇行云处,幸时恁相过。

()

濒湖寂历辨烟村,十室看来五室存。岂有寇攘曾饮马,却疑林木为亡猿。

年华荏苒馀焦土,生计萧条半闭门。闻道将军今仗钺,可能时雨慰中原。

()

君以高标比太阿,方将试用倚无何。

肯来访我松筠里,踏遍崇冈与断坡。

()

图史聊足娱,胡为苦多营。

经旬谢宾客,春草当门生。

白发午未栉,青山时独行。

萧萧树上瓢,莫与风俱鸣。

()

西湖

问六桥何处堪夸?十里暗湖,二月韶华。浓淡峰恋,高低杨柳,远近桃花。临水临山寺塔,半村半郭人家。杯泛流霞,板撒红牙,紫陌游人,画舫娇娃。

湖山堂

八窗开水月交光,诗酒坛台,莺燕排场。歌扇摇风,梨云飘雪,粉黛生香。红袖台已更旧邦,白头民犹说新堂。花妒幽芳,人换宫妆,惟有湖山,不管兴亡。

()

玉貌盈盈翠带轻,凌波微

()

族次惊寒食,流年鬓有华。春风吹燕子,初日照梨花。

丘垄天边泪,江湖梦里家。古来词赋客,拓落但长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