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如驰帖

日月如驰帖
日月如驰,嫂弃背再周,去月穆松大祥,奉瞻廓然,永惟悲摧,情如切割,汝亦增慕,省疏酸感。
()
《日月如驰帖》,五行,35字。行书。又称《日月帖》。 褚遂良《右军书目》行书第十卷记载此帖首七字,并称“五行”,与此帖相合。《右军书记》亦著录此帖。《宝晋斋帖》、《大观帖》、《玉烟堂帖》收刻。此帖继《奄至帖》之后,书体风格一致,亦似墨迹本《频有哀祸帖》、《丧乱帖》。“悲摧”、“切割”、“增”、“感”等字,《频有哀祸帖》中亦有,结字形态极似。“大祥”,丧祭名,父母殁后二十五个月(即又期,过了一年后又过一年)而后祭曰大祥(十二个月而后祭曰小祥)。旧时亲丧以两年除灵,故大祥之祭乃除灵之际。帖中所言“弃背再周”,即指殁后两周年,正当举行“大祥”除灵之际。“穆、松”乃服母丧之二子,考《晋书》及《王氏谱》,王劭长子王穆,字伯远,晋临海太守,次子王默,幼子王恢。或许穆松为一人之称。但羲之年长于王劭,即可知嫂乃羲之对其从弟王劭之妻的尊称,此函应是致王劭的信函。又,田中勇次郎先生据《右军书记》中《六月二十七日帖》、《亡嫂帖》、《七月十六日帖》,认为亡嫂乃周氏。

王羲之

王羲之(303年—361年,一作321年—379年),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祖籍琅琊(今属山东临沂),后迁无锡,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今属浙江)。历任秘书郞、宁远将军、江州刺史。后为会稽内史,领右将军。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猜你喜欢

日火烧空海欲乾,莲宫深处书生寒。

佛家一片清凉景,借与诗人尽日看。

()

相公倦台鼎,分正新邑洛。才子富文华,校雠天禄阁。

寿觞佳节过,归骑春衫薄。鸟哢正交加,杨花共纷泊。

亲交谁不羡,去去翔寥廓。

()

瘦影相随九节筇,同袍无处觅行踪。远看天目山中寺,来听石头城里钟。

洗钵泉通陈井水,开窗云度蒋陵松。忽闻一夜猿啼月,却忆飞来最上峰。

()

烟雾空濛雪满山,溪行清绝不知寒。披云钓艇游仙去,激水风轮入画看。

野宿遗黎兵后泣,宵征武士道傍餐。多愁多病谁知者,强对清尊一破颜。

()

诗名翰墨独兼全,海上从游十许年。

进退两忘中有德,律禅不碍任随缘。

岫云又作无心出,桃坞何劳一笑妍。

好把经行写新咏,他时寄我小山篇。

()

水月婵娟。冰壶净,蓝田暖日生烟。玉山凤叫,难觅巧匠雕镌。

点笔休烦吴道子,白描合笑李龙眠。最天然。是观自在,参大乘禅。

谁知庄严色相,共只园象树,劫换华鬘。海南千叶,珠座示现无边。

群生魔难共忏,有万朵红莲礼白莲。无明境,证涅槃三昧,金石同坚。

()

东风初染海棠晕。好春色、花娇柳嫩。翠袖方倚垆,向甚处、寻如愿。

梦幻影泡露兼电。但俄顷、花飞人倦。有酒能忍颠,那更待、佳人劝。

()

晋朝城垒结愁云,播荡金舆此战氛。事去苌宏犹有血,时危繻葛不能军。

冥鸿物外谁当篡,野鹤鸡中故不群。西望山阳林竹尽,寒声萧瑟讵堪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