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赞序

离骚赞序
《离骚》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初事怀王,甚见信任。同列上官大夫妒害其宠,谗之王,王怒而疏屈原。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是时周室已灭,七国并争。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已,故作《离骚》。上陈尧、舜、禹、汤、文王之法,下言羿、浇、桀、纣之失,以风。怀王终不觉寤,信反闲之说,西朝于秦。秦人拘之,客死不还。至于襄王,复用谗言,逐屈原。在野又作《九章》赋以风谏,卒不见纳。不忍浊世,自投汨罗。原死之后,秦果灭楚。其辞为众贤所悼悲,故传于后。
()
《离骚》,这是屈原所创作的。屈原最初侍奉楚怀王时,非常被楚王信任。(与屈原)位次相同的上官大夫靳尚很嫉妒屈原受宠,向楚王进谗言,楚王非常生气并疏远屈原。屈原因为忠信受到怀疑,忧愁孤独地作了《离骚》。即“离”是遭受。“骚”是忧患。是屈原抒写自己遭受忧患的诗篇。当时周王朝已经灭亡,七国争霸。屈原因为国君不明智、任用小人、楚国即将灭亡而悲痛。他的忠诚之感,不能控制,所以作了《离骚》。好的方面写了尧、舜、禹、商汤、周文王的治世之道,坏的一面写了羿、浇、桀、纣的昏庸,来讽谏怀王,怀王最终还是不醒悟,听信误导。向位于西边的秦国朝贡,被秦国人拘禁,客死于秦国,又到了襄王时期,襄王还听信谗言,逐放了屈原在荒野又作了九章赋来讽谏,最终还是不纳谏。(屈原)不能忍受这污浊的世界,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秦国果然灭了楚国。他的辞赋被古代圣贤所悼悲,所以流传后世。

班固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除兰台令史,迁为郎,典校秘书,潜心二十余年,修成《汉书》,当世重之,迁玄武司马,撰《白虎通德论》,征匈奴为中护军,兵败受牵连,死狱中,善辞赋,有《两都赋》等。

猜你喜欢

方与誉髦连茹进,忽然避弋下乔来。

空令归访盟鸥社,不使重登市骏台。

古有孟尝能好客,今无鲍叔青分财。

吾衰难秉铭幽笔,短些凄凉不尽哀。

()

深沉院宇,看几茎叶展,空翠当户。密密疏疏,瑟瑟萧萧,寻到绿天深处。

心心心事愁重叠,有百结、丁香同苦。更瘦尖、添染红情,唤是美人知否。

听到砌蛩声和,灯寒酒冷候,一倍凄楚。最忆黄昏,赋了秋声,梦醒不关风雨。

流萤梭织圆阴里,又依约、扇罗兜住。怕临窗、更种梧桐,切切和伊低语。

()

百草千花迷晓雾。梦里家山,不辨来时路。杨柳青青摇古渡,片帆倒影过江户。

何处消魂日已暮。玉燕飞来,婉啭留人住。恨我才华非小杜,舞裙歌扇谢不顾。

()

海静天高景气殊,鲸睛失彩蚌潜珠。
不知今夜越台上,望见瀛洲方丈无。

()

水国烟乡足芰荷,就中芳瑞此难过。

风情为与吴王近,红萼常教一倍多。

()

筠笼百里故人情,多病文园眼倍醒。

未放茶瓯三百颗,梦魂先过小长汀。

()

清世桃源卧闲叟,数把尘衣上山抖。清风明月满洞岩,野草幽花遍林薮。

于四时美景良辰,邀几个良朋好友。临清风诗几首,对明月酒数斗。

见幽花采盈手,踏野草足不蹂。軥辀林外数声啼,麋鹿山前几回走。

吟复吟,吟成纸上风雷吼。饮复饮,饮后衣裳绝尘垢。

大笑数声天下闻,闻者或讪亦或嗔。一笑石榴开口频,一笑老蚌徒含珍。

一笑石季伦,倘来富贵终杀身,杀身因溺坠楼人。

一笑李斯欲固秦,焚书坑士愚黎民,东门黄犬空狺狺。

一笑吴竹庐,不肯少屈以自伸,五十弃官归隐沦。

一生忠悃无地陈,治具满怀空自春。

()

幽瀑咽危石,蛟龙深涧眠。君诗与俗异,此曲少人传。

夜月窥残酌,晨风动急弦。关河满榛棘,归路隔烟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