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 九思 · 其五 · 遭厄

楚辞 · 九思 · 其五 · 遭厄
悼屈子兮遭厄,沈王躬兮湘汨。
何楚国兮难化,迄于今兮不易。
士莫志兮羔裘,竞佞谀兮谗阋。
指正义兮为曲,訾玉璧兮为石。
鸱雕游兮华屋,鵔䴊栖兮柴蔟。
起奋迅兮奔走,违群小兮謑诟。
载青云兮上升,适昭明兮所处。
蹑天衢兮长驱,踵九阳兮戏荡。
越云汉兮南济,秣余马兮河鼓。
云霓纷兮晻翳,参辰回兮颠倒。
逢流星兮问路,顾我指兮从左。
俓娵觜兮直驰,御者迷兮失轨。
遂踢达兮邪造,与日月兮殊道。
志阏绝兮安如,哀所求兮不耦。
攀天阶兮下视,见鄢郢兮旧宇。
意逍遥兮欲归,众秽盛兮杳杳。
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
哀悼屈原遭灾殃,玉体沉入汨罗江。 楚国多么难变化,至今仍然没变样。 士人志行不廉洁,竞相谄媚窝里斗。 指责正义为邪曲,诋毀玉璧为石头。 斑鸠游玩华屋中,鵕鸃栖息柴窝里。 奋起迅速往外逃。 避开群小的辱詈。 乘着青云升天上,奔向太阳的地方。 踩着天路长驰骋,踏着旸谷常游荡。 越过银河向南渡,喂马来到牵牛星。 云霓纷纷来遮蔽,参星商星倒着行。 遇到流星把路问,指示我往左驰骋。 经过娵觜向前奔,车夫迷失了道路。 于是胡乱走歪道,已和日月不同路。 志向阻绝往何方,哀伤追求不成双。 攀向天阶向下望,看见鄢郢我故乡。 心中自然想回乡,佞人众多暗无光。 忧思郁结遭冤枉,泪如雨水往下淌。

《九思·遭厄》是东汉文学家王逸所作的一首代言体辞赋,收录于《楚辞》中。“遭厄”即遭受祸端的意思。此辞描写了屈原在遭受排挤和迫害后,忍辱远离却又寻不到出路的经历。在内容上,作者先写了因为奸佞之人充溢朝中,贤良之士被逐的场景;随后又写屈原不愿同流合污,不得不远走他乡;接着写屈原坠入不见天日的地方,迷失了方向;最后写飞天神游的屈原从天上看到了思念的故乡,但因为小人当道又犹豫不决的矛盾心情。这是作者王逸对屈原死前心情和生活状态的想象,通过描写屈原在理智和情感中的矛盾挣扎,表达了自己对屈原经历和心情的感同身受。

王逸

王逸,东汉著名文学家,《楚辞章句》作者。字叔师,南郡宜城(今湖北襄阳宜城)人。安帝时为校书郎,顺帝时官侍中。官至豫州刺史,豫章太守。参加编修《东观汉纪》,尤擅长文学,所著赋、诔、书、论及杂文21篇,又做《汉诗》123篇,后人将其整理成集,名为《王逸集》,多已亡佚,唯有《楚辞章句》一种完整地流传下来了。所作《楚辞章句》,是《楚辞》最早的完整注本,颇为后世学者所重视。

猜你喜欢

夜来枕上争闲事。推倒屏山褰绣被。尽人求守不应人,走向碧纱窗下睡。

直到起来由自殢。向道夜来真个醉。大家恶发大家休,毕竟到头谁不是。

()

先后客无约,寒窗注夕阳。纵谈香柏子,孤兴饮松黄。

不道仇池远,唯迎至日长。于焉岂易得,回首即他乡。

()

.余初不识德占,但闻其初为吕惠卿所荐,以处士用。

元丰五年三月,偶以事至蕲水。

德占闻余在传舍,惠然见访,与之语,有过人者。

是岁十月,闻其遇祸,作诗吊之。

美人种松柏,欲使低映门。

栽培虽易长,流恶病其根。

哀哉岁寒姿,肮脏谁与伦。

竟为明所误,不免刀斧痕。

一遭儿女污,始觉山林尊。

従来觅栋梁,未免傍篱藩。

南山隔秦岭,千树龙蛇奔。

大厦若果倾,万牛何足言。

不然老岩壑,合抱枝生孙。

死者不可悔,吾将遗后昆。

()

弭节齐安郡,孤城百战残。傍村林有虎,带郭县无官。

暮角梅花怨,清江桂影寒。黍离缘底事,撩我起长叹。

()

剑卧冲星斗,珠玑照海涯。籋云梢骥足,擘水拔鲸牙。

议论轻馀子,文章自一家。堂堂楚云梦,给札赋雄夸。

()

黄河清为圣人生,历数从天信有徵。尧日辉光龙在御,舜韶和协凤仪庭。

岁当甲子三正序,秋入乾坤万物成。闽海宪臣无补报,但歌天保颂华平。

()

山翁自爱缊袍宽,白发尤宜制鹖冠。蓬巷三年贫不病,竹书一箧老仍看。

䲭鸦乱噪丹枫晚,鸾凤稀来翠柏寒。渺渺江湖交友绝,空闻渤海沸狂澜。

()

袛应初剖判,便有斯江水。于今知几时,东流犹瀰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