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 · 冯谖客孟尝君

战国策 · 冯谖客孟尝君
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孟尝君曰:「客何好?」曰:「客无好也。」曰:「客何能?」曰:「客无能也。」孟尝君笑而受之曰:「诺。」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左右以告。孟尝君曰:「食之,比门下之客。」居有顷,复弹其铗,歌曰:「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尝君曰:「为之驾,比门下之车客。」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后有顷,复弹其剑铗,歌曰:「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左右皆恶之,以为贪而不知足。孟尝君问:「冯公有亲乎?」对曰,「有老母。」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于是冯谖不复歌。
后孟尝君出记,问门下诸客:「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于薛者乎?」冯谖署曰:「能。」孟尝君怪之,曰:「此谁也?」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孟尝君笑曰:「客果有能也,吾负之,未尝见也。」请而见之,谢曰:「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懦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于薛乎?」冯谖曰:「愿之。」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辞曰:「责毕收,以何市而反?」孟尝君曰:「视吾家所寡有者。」
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遍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长驱到齐,晨而求见。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曰:「责毕收乎?来何疾也!」曰:「收毕矣。」「以何市而反?」冯谖曰:「君之‘视吾家所寡有者’。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孟尝君曰:「市义奈何?」曰:「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孟尝君不悦,曰:「诺,先生休矣!」
后期年,齐王谓孟尝君曰:「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为臣。」孟尝君就国于薛,未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终日。孟尝君顾谓冯谖:「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
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西游于梁,谓惠王曰:「齐放其大臣孟尝君于诸侯,诸侯先迎之者,富而兵强。」于是梁王虚上位,以故相为上将军,遣使者黄金千斤,车百乘,往聘孟尝君。冯谖先驱,诫孟尝君曰:「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梁使三反,孟尝君固辞不往也。
齐王闻之,君臣恐惧,遣太傅赍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封书,谢孟尝君曰:「寡人不祥,被于宗庙之祟,沉于谄谀之臣,开罪于君。寡人不足为也;愿君顾先王之宗庙,姑反国统万人乎!」冯谖诫孟尝君曰:「愿请先王之祭器,立宗庙于薛。」庙成,还报孟尝君曰:「三窟已就,君姑高枕为乐矣。」
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
齐国有个名叫冯谖的人,穷得没法养活自己,托人请求孟尝君,说他愿意在孟尝君家里当个食客。孟尝君问:「客人有什么爱好?」回答说:「他没有什么爱好。」又问:「客人有什么才能?」回答说:「他没有什么才能。」孟尝君笑着接受了他,说:「好吧。」 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员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便拿粗劣的饭菜给他吃。过了不久,冯谖靠着柱子弹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吃饭没有鱼。」办事人员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鱼吃,按照门下的食客那样对待。」过了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出门没有车。」办事人都笑话他,并把这情况告诉孟尝君。孟尝君说:「给他准备车,按照门下坐车的客人一样对待。」于是冯谖乘着他的车,举着他的剑,去拜访他的朋友,说道:「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看待了。」这以后不久,冯谖又弹着他的剑,唱道:「长铗啊,回去吧!(在这里)没有办法养家!」办事人员都厌恶他,认为他一味贪求不知满足。孟尝君问道:「冯先生有父母吗?」答道「有个老母亲。」孟尝君派人给她吃的用的,不让她缺少什么。于是冯谖再也不唱歌了。 后来孟尝君出了一个通告,询问家里的食客们:「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冯谖(在通告上)签名,写道:「我能。」孟尝君看了感到奇怪,说:「这(签名的)是谁呀?」左右办事人说:「就是唱那‘长剑啊,回去吧’的人。」孟尝君笑着说:「客人果真有才能啊,我对不起他,以前不曾接见他。」便特意把冯谖请来接见他,向他道歉说:「我被一些琐事搞得很疲劳,被忧患缠得心烦意乱,生性又懦弱愚笨,陷在国事家事之中,(不得脱身与先生见面),得罪了先生。先生不以(我对您的简慢)为羞辱,还有意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冯谖说:「愿意(替您)做这件事。」于是准备车马,收拾行李,载着借契出发。告辞的时候,冯谖问:「债款收齐了,用它买些什么回来?」孟尝君说:「看我家里缺少的东西(就买些回来)。」 冯谖赶着车到了薛邑,派官吏召集应该还债的老百姓都来核对借契。借契全核对过了,(冯谖)站起来,假托(孟尝君的)命令,把债款赐给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们欢呼万岁。 冯谖一直不停地赶车回到齐国(都城),大清早就求见孟尝君。孟尝君对他回得这么快感到奇怪,穿戴整齐来接见他,说:「借款收齐了吗?怎么回得这么快呀?」答道:「收完了。」问:「用它买了什么回来?」冯谖说:「您说‘看我家所缺少的’,我私自考虑,您宫里堆积着珍宝,猎狗和骏马充满了牲口圈,美女站满了堂下,您家所缺少的只是‘义’罢了。我私自用债款给您买了义。」孟尝君问:「买义是怎么回事?」答道:「现在您有个小小的薛,不把那里的人民看做自己的子女,抚育爱护他们,反而趁机用商人的手段在他们身上谋取私利。我私自假托您的命令,把债款送给了老百姓,随即烧了那些借契,老百姓高呼万岁,这就是我用来给您买义的方式啊。」孟尝君不高兴,说:「好吧,先生算了吧!」 过了一年,齐王对孟尝君说:「我不敢用先王的臣子作我的臣子。」孟尝君便到他的封地薛邑去。离那里还差一百里路,老百姓就扶老携幼,在路上迎接他。孟尝君回头看着冯谖说:「先生给我买义的道理,今天才算见到了。」冯谖说:「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仅能避免死亡。现在您只有一个洞穴,还不能垫高枕头睡大觉呀。请让我替您再凿两个洞穴。」 孟尝君给冯谖五十辆车,五百斤金。往西到梁国去游说。(冯谖)对梁惠王说:「齐国把它的大臣孟尝君放逐到诸侯国来,诸侯国中首先迎接他的,就会国富兵强。」于是梁惠王把相位空出来,让原来的相做上将军,派遣使者带一千斤黄金,一百辆车,去聘请孟尝君。冯谖先赶车回到齐国,提醒孟尝君说:「一千金,是很厚重的聘礼,(出动)一百辆车,是显赫的使节。齐国该听说这情况了。」魏国的使者往返三次,孟尝君坚决推辞不去。 齐王听到这些情况,君臣都惊慌害怕起来,就派遣太傅送一千斤黄金、两辆彩车、一把佩剑(给孟尝君)。封好书信向孟尝君道歉说:「我很倒霉,遭受祖宗降下的灾祸,又被那些逢迎讨好的臣子所迷惑,得罪了您。我是不值得您帮助的;希望您能顾念先王的宗庙,姑且回来统率全国人民吧!」 冯谖提醒孟尝君说:「希望您向齐王请来先王传下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宗庙建成了,冯谖回来报告孟尝君说:「三个洞穴都已凿成了,您可以暂且高枕而卧,安心享乐了!」 孟尝君做了几十年相,没有一点祸患,都是(由于)冯谖的计谋啊。

冯谖(xuān): 战国时齐国人,孟尝君门下的食客之一,为战国时期一位高瞻远瞩、颇具深远眼光的战略家。他虽然向孟尝君索取了不少的待遇,却着实为孟尝君效力不少。如替孟尝君收租,树立了孟尝君在人们心中的威信;在孟尝君遭齐王猜忌时,游说国君,使之威名重立。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属:嘱托,请托。 左右:指孟尝君身边的办事人。 以君贱之也:因为孟尝君看不起他。以,因为;贱,贱视,看不起。形容词作动词用;之,他,代冯谖。也:用在表原因的介宾短语之后,表句读上的停顿。 食(sì):给……吃。「食」后省宾语「之」。 居:停留,这里有「经过」的意思。 有顷:不久。 弹(tán):用指头敲击。 铗(jiá):剑柄,这里指剑。 以告:把冯谖弹剑唱歌的事报告孟尝君。 车客:能乘车的食客,孟尝君将门客分为三等:上客食鱼、乘车;中客食鱼;下客食菜。 恶(wù):讨厌。 以为:以之为。 出记:出通告,出文告。 「谁习计会(kuài),能为(wèi)文收责(zhài)于薛者乎」句:谁熟悉会计工作,能替我到薛邑去收债么。习:熟悉;计会,会计工作;为文:给我;文,孟尝君自称其名;责,通「债」;薛,孟尝君的领地,今山东枣庄市附近。 「冯谖署曰:‘能’。」句:冯谖在通告上签名,并注曰「能」。 果:副词,果真,果然。 负:对不起。 之:他,代「客」(冯谖)。 未尝:副词性结构,不曾。 愦(kuì)于忧:困于思虑而心中昏乱。 性懦(nuò)愚:生性又懦弱愚笨。懦,同「懦」,怯弱。 开罪:得罪。 不羞:不因受怠慢为辱。羞:意动用法,认为……是羞辱。 约车治装:预备车子,治办行装。 券契:债务契约,两家各保存一份,可以合验。 何市而反:买些什么东西回来。市,买;反,返回。 寡有:少有,缺少。 合券:指核对债券(借据)、契约。 遍合:都核对过。起:站起来。 矫(jiǎo)命:假托(孟尝君的)命令。 以责(zhài)赐诸民:把债款赐给(借债的)老百姓,意即不要偿还。以,用,把。 长驱:一直赶车快跑,中途不停留。 怪其疾:以其疾为怪。因为他回得这么快而感到奇怪。 窃:私自,谦词。 计:考虑。 下陈:后列。 拊爱:即抚爱。 子其民:视民如子,形容特别爱护百姓。 贾(gǔ)利之:以商人手段向百姓谋取暴利。 说:同「悦」,高兴。休矣:算了,罢了。 期(jī)年:满一年。 齐王:齐閔王。 先王:齐閔王父齐宣王。 就国:到自己封地(薛)去住。 未至百里:距薛地还有一百里。 正日:整整一天。 顾:回头看。 梁:魏国都大梁(今河南开封)。魏王萄(即梁王)迁都大梁,国号曾一度称「梁」。 放:弃,免。 于:给……机会。 虚上位:空出最高的职位(宰相)。 故相:过去的宰相。 反:同「返」。 赍(jī):拿东西送人。 文车:雕刻或绘画着花纹的车。 驷:四匹马拉的车,与「乘」同义。 服剑:佩剑。 谢:道歉。 不祥:不善、不好。 被于宗庙之祟:受到祖宗神灵的处罚。 不足为:不值得顾念帮助。不足,不值得;为,帮助,卫护。 顾:顾念。 姑:姑且,暂且。 反国:返回齐国国都临淄。反,同「返」。 统:统率、治理。 万人:指全国人民。 愿:希望。 请:指向齐王请求。 祭器:宗庙里用于祭祀祖先的器皿。 立宗庙于薛:孟尝君与齐王同族,故请求分给先王传下来的祭器,在薛地建立宗庙,将来齐即不便夺毁其国,如果有他国来侵,齐亦不能不相救。这是冯谖为孟尝君所定的安身之计,为「三窟」之一。 纤(xiān)介:细微。

《冯谖客孟尝君》选自《战国策·齐策》,记叙了冯谖为巩固孟尝君的政治地位而进行的种种政治外交活动(焚券市义,谋复相位,在薛建立宗庙),表现冯谖的政治识见和卓越才能——善于利用矛盾以解决矛盾。也反映出齐国统治集团内部和齐、魏等诸侯国之间的矛盾。

刘向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祖籍沛郡(今属江苏徐州)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的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猜你喜欢

巍楼雄郭外,虚牖敞云中。静纳银蟾影,寒生玉马风。

地高秋最早,天迥望何穷。未得惊人语,终朝忆谢公。

()

竹村深处问仙家,石洞琅玕长碧芽。鸾鹤秋高横铁笛,鸡豚社近漉乌纱。

山阴越上人相讶,渭水淇园客漫夸。唤取陵州文太守,筼筜谷底问年华。

()

把酒花前欲问伊。问伊还记那回时。黯淡梨花笼月影。人静。画堂东畔药阑西。

及至如今都不认。难问。有情谁道不相思。何事碧窗春睡觉。偷照。粉痕匀却湿胭脂。

()

扰扰红尘为底忙,僧家白日自舒长。朱帘著地寂无事,百刻青春一炷香。

()

凉风肃庭户,爱此山气幽。森然林间叶,倏尔水上浮。

维天有四时,高爽莫若秋。中情苟恬晏,无劳慕丹丘。

()

背犊腰牛忽解颜,摩挲一饱政相关。王于霓望无终极,孰与侯邦年岁间。

()

白日短。

玄夜深。

招摇转。

移太阴。

霜钟鸣。

冥陵起。

星回天。

月穷纪。

()

翠袖囗初,红榴压后,人在高梧庭院。采罢明珠,纤手乍调清怨。

贪记曲、宝豆尝拈,怕顾误、凤丝徐撚。问华年、暗数云和,玫瑰小柱几曾遍。

含情何限野雨,也胜峰青湘浦,曲终难见。银甲才停,笑指叵罗遥劝。

拚醉倒、更倩伊扶,看不足、可怜人倦。试重与拍案红牙,春莺教细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