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 · 第五章 · 七患

墨子 · 第五章 · 七患
子墨子曰:国有七患。七患者何?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边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先尽民力无用之功,赏赐无能之人,民力尽于无用,财宝虚于待客,三患也;仕者持禄,游者忧交,君修法讨臣,臣慑而不敢拂,四患也;君自以为圣智而不问事,自以为安强而无守备,四邻谋之不知戒,五患也;所信不忠,所忠不信,六患也;畜种菽粟不足以食之,大臣不足以事之,赏赐不能喜,诛罚不能威,七患也。以七患居国,必无社稷;以七患守城,敌至国倾。七患之所当,国必有殃。
凡五谷者,民之所仰也,君之所以为养也。故民无仰,则君无养;民无食,则不可事。故食不可不务也,地不可不立也,用不可不节也。五谷尽收,则五味尽御于主;不尽收,则不尽御。一谷不收谓之馑,二谷不收谓之旱,三谷不收谓之凶,四谷不收谓之馈,五谷不收谓之饥。岁馑,则仕者大夫以下皆损禄五分之一;旱,则损五分之二;凶,则损五分之三;馈,则损五分之四;饥,则尽无禄,禀食而已矣。故凶饥存乎国,人君彻鼎食五分之三,大夫彻县,士不入学,君朝之衣不革制,诸侯之客,四邻之使,雍食而不盛;彻骖騑,涂不芸,马不食粟,婢妾不衣帛,此告不足之至也。
今有负其子而汲者,队其子于井中,其母必从而道之。今岁凶,民饥,道馑,重其子此疚于队,其可无察邪!故时年岁善,则民仁且良;时年岁凶,则民吝且恶。夫民何常此之有!为者寡,食者众,则岁无丰。
故曰:财不足则反之时,食不足则反之用。故先民以时生财,固本而用财,则财足。故虽上世之圣王,岂能使五谷常收而旱水不至哉!然而无冻饿之民者,何也?其力时急而自养俭也。故《夏书》曰:“禹七年水”,《殷书》曰:“汤五年旱。”此其离凶饿甚矣。然而民不冻饿者,何也?其生财密,其用之节也。
故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库无备兵,虽有义,不能征无义;城郭不备完,不可以自守;心无备虑,不可以应卒,是若庆忌无去之心,不能轻出。
夫桀无待汤之备,故放;纣无待武王之备,故杀。桀纣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皆灭亡于百里之君者,何也?有富贵而不为备也。故备者,国之重也。
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故曰:以其极役,修其城郭,则民劳而不伤;以其常正,收其租税,则民费而不病。民所苦者,非此也。苦于厚作敛于百姓,赏以赐无功,虚其府库,以备车马、衣裘、奇怪;苦其役徒,以治宫室观乐,死又厚为棺椁,多为衣裘。生时治台榭,死又修坟墓,故民苦于外,府库单于内,上不厌其乐,下不堪其苦。故国离寇敌则伤,民见凶饥则亡,此皆备不具之罪也。且夫食者,圣人之所宝也。故《周书》曰:“国无三年之食者,国非其国也;家无三年之食者,子非其子也。”此之谓国备。
()
墨子说:国家有七种祸患。这七种祸患是什么呢?内外城池壕沟不足守御而去修造宫室,这是第一种祸患;敌兵压境,四面邻国都不愿来救援,这是第二种祸患;把民力耗尽在无用的事情上,赏赐没有才能的人,(结果)民力因做无用的事情而耗尽,财宝因款待宾客而用空,这是第三种祸患;做官的人只求保住俸禄,游学未仕的人只顾结交党类,国君修订法律以诛戮臣下,臣下畏惧而不敢违拂君命,这是第四种祸患;国君自以为神圣而聪明,而不过问国事,自以为安稳而强盛,而不作防御准备,四面邻国在图谋攻打他,而尚不知戒备,这是第五种祸患;所信任的人不忠实,而忠实的人不被信任,这是第六种祸患;家畜和粮食不够吃,大臣对于国事不胜使令,赏赐不能使人欢喜,责罚不能使人畏惧,这是第七种祸患。 治国若存在这七种祸患,必定亡国;守城若存在这七种祸患,国都必定倾毁。七种祸患存在于哪个国家,哪个国家必有祸殃。 五谷是人民所仰赖以生活的东西,也是国君用以养活自己和民众的。所以如果人民失去仰赖,国君也就没有供养;人民一旦没有吃的,就不可使役了。所以粮食不能不加紧生产,田地不能不尽力耕作,财用不可不节约使用。五谷全部丰收,国君就可兼进五味。若不全都丰收,国君就不能尽其享受。一谷无收叫做馑,二谷无收叫做旱,三谷不收叫做凶,四谷不收叫做匮,五谷不收叫做饥。 遇到馑年,做官的自大夫以下都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一;旱年,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二;凶年,减去俸禄的五分之三;匮年,减去俸禄的五分之四;饥年,免去全部俸禄,只供给饭吃。所以一个国家遇到凶饥,国君撤掉鼎食的五分之三,大夫不听音乐,读书人不上学而去种地,国君的朝服不制新的;诸侯的客人、邻国的使者,来时饮食都不丰盛,驷马撤掉左右两匹,道路不加修理,马不吃粮食,婢妾不穿丝绸,这都是告诉国家已十分困乏了。 现在假如有一人背着孩子到井边汲水,把孩子掉到井里,那么这位母亲必定设法把孩子从井中救出。现在遇到饥年,路上有饿死的人,这种惨痛比孩子掉入井中更为严重,能忽视这种局面吗?年成好的时候,老百姓就仁慈驯良;年成遇到凶灾,老百姓就吝啬凶恶;民众的性情哪有一定呢!生产的人少,吃饭的人多,就不可能有丰年。 所以说:财用不足就注重农时,粮食不足就注意节约。因此,古代贤人按农时生产财富,搞好农业基础,节省开支,财用自然就充足。所以,即使前世的圣王,岂能使五谷永远丰收,水旱之灾不至呢!但(他们那时)却从无受冻挨饿之民,这是为何呢?这时因为他们努力按农时耕种而自奉俭朴。《夏书》说:“禹时有七年水灾。”《殷书》说:“汤时有五年旱灾。”那时遭受的凶荒够大的了,然而老百姓却没有受冻挨饿,这是何故呢?因为他们生产的财用多,而使用很节俭。所以,粮仓中没有预备粮,就不能防备凶年饥荒;兵库中没有武器,即使自己有义也不能去讨伐无义;内外城池若不完备,不可以自行防守;心中没有戒备之心,就不能应付突然的变故。这就好像庆忌没有逐走要离之意,就不可轻出致死。 桀没有防御汤的准备,因此被汤放逐;纣没有防御周武王的准备,因此 被杀。桀和纣虽贵为天子,富有天下,然而都被方圆百里的小国之君所灭,这是为何呢?是因为他们虽然富贵,却不做好防备。所以防备是国家最重要的事情。粮食是国家的宝物,兵器是国家爪牙,城郭是用来自我守卫的:这三者是维持国家的工具。 所以说:拿最高的奖赏赐给无功之人;耗尽国库中的贮藏,用以置备车马、衣裘和稀奇古怪之物;使役卒和奴隶受尽苦难,去建造宫室和观赏游乐之所;死后又做厚重的棺椁,制很多衣服。活着时修造台榭,死后又修造坟墓。因此,老百姓在外受苦,内边的国库耗尽,上面的君主不满足其享受,下面的民众不堪忍受其苦难。所以,国家一遇敌寇就受损伤,人民一遭凶饥就死亡,这都是平时不做好防备的罪过。再说,粮食也是圣人所宝贵的。《周书》说:“国家若不预备三年的粮食,国家就不可能成其为这一君主的国家了;家庭若不预备三年的粮食,子女就不能做这一家的子女了。”这就叫做“国备”(国家的根本贮备)。

边:“敌”字之误。 佼:通“交”。 馈:通“匮”,缺乏。 五分之五:疑作“五分之三”。 县:通“悬”,此指钟磬等悬挂的乐器。 雍:当作“饔”,指早餐和晚餐。 涂:通“途”。 队:通“坠”。 离:通“罹”,遭受。 卒:通“猝”。 单:通“殚”。 厌:通“餍”,满足。

墨子

墨子 ,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一说滕国人。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 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猜你喜欢

夫君落落大雅姿,声名早与贺白驰。

锦囊千首不疗饥,非诗穷人穷乃时。

忆昔闻君未识面,独传句法夸清健。

朅来白下一相逢,倾盖论心曾几见。

划然起柁春江流,我亦江头寻去舟。

人生相聚会有别,江水江花无尽愁。

万事不如归愁。万事不如归去好,

石田茅屋生春草。如君自是玉堂仙,

轻车缓辔长安道。春日迟迟柳依依,

攀柔条兮送君归。

()

武信旧藩,遂宁新府。乃东川之会邑,据涪江之上游。

人物富繁,山川洒落。……宴东馆之靓深,傲北湖之清旷。

遂宁好,胜地产糖霜。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冻琼浆。

()

梅花开棐案,岭路未曾知。偏是南州士,孤芳劳我思。

青山无半亩,白眼亦多时。君解轩辕历,崆峒何处期。

()

秋风又到秣陵关,独客穷途尚未还。

武定桥头明月上,朦胧遥望紫金山。

()

包抱乾坤一环堵,拍手千门辉藻黼。

编茅何事傍云根,川观岩居天固予。

忆昔卧病岁壬午,梦行涧石憩衡宇。

常充达庵表其门,大楷金书爰仰睹。

吉符应已分行藏,才纪唐捐惜无补。

我生六年哀怙恃,三殤相继泣同乳。

只影危踪巢在幕,孽子孤臣气和缕。

千金不忍坐垂堂,十稔讵能酬鞠抚。

六张五角具孤虚,万死一生逃险阻。

矛头淅米剑头炊,耕常得晴刈常雨。

菲末葑根有荆棘,鼠雅雀舌皆强御。

意行足下起关山,夕计朝谋成龃龉。

先时败事后失机,啭喉角讳默招侮。

贫来富往见交情,行信言忠贻罪罟。

一本难令亲者亲,四海何由兄弟普。

数奇尝愧李将军,五穷未嗟韩吏部。

人生美恶半乘除,我常一味无甘苦。

五十知非计已迟,见机而作今犹愈。

结庐兹境了前缘,端居漫作溪山主。

列壑攒峰无耸峭,叠颖飞柯不瞋拒。

一室凝尘号全拙,茶铛酒壶编简聚。

草亭临流倚梦溪,观罢鱼游呼鹤舞。

地饶松竹秀而腴,林生兰蕙香频吐。

泉清洗耳何妨枕,晴轩炙背还堪俯。

采药寻梅度岭去,空翠城里烟迎步武。

乘坚策肥彼何人,藜杖枝筇自撑柱。

人家灯火照篱落,山头月色窥松户。

随云归逐度溪风,自喜此身轻一羽。

意安不厌饭藜蔬,睡美那能候钟鼓。

少壮颜从镜里非,利名心向尊前腐。

长因横逆反忠仁,讵向艰深探城府。

事变起灭真浮沤,身世行藏俱逆旅。

玉堂茅舍一蘧庐,鷃起鹏抟各飞举。

蛮触战争两蜗角,鸡虫得失了无补。

兴废纷纷汗马牛,贤愚泯泯埋尘土。

长啸勿碍天地郛,游思还从竹素圃。

要知岁晏日斜时,此心只与虚空侣。

一觞一咏姑自娱,断不伤今更思古。

力命悠悠讵足论,漫述平生记轩庑。

()

用短定非痴,爱闲真复奇。

饭香贫始觉,睡味老偏知。

畦地闲栽药,留僧静对棋。

余年犹有几,舍此欲何之?

()

试问卧云深处客,不知何以答升平。荡然至化难逃避,万里尧天一点云。

()

万三千尺出海面,岛国诸山无此高。谁遣黄图易他色,空传赤制属吾曹。

梦中雄鬼哀相吊,劫后顽仙笑独逃。收拾磨崖纪功笔,东南风急送春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