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 九歌 · 其七 · 东君。先秦。屈原。暾将出兮东方,照吾槛兮扶桑。 抚余马兮安驱,夜皎皎兮既明。 驾龙辀兮乘雷,载云旗兮委蛇。 长太息兮将上,心低佪兮顾怀。 羌声色兮娱人,观者憺兮忘归。 緪瑟兮交鼓,箫钟兮瑶簴, 鸣篪兮吹竽,思灵保兮贤姱。 翾飞兮翠曾,展诗兮会舞。 应律兮合节,灵之来兮蔽日。 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 撰余辔兮高驼翔,杳冥冥兮以东行。
暾(tūn):《康熙字典》:「日始出。」朱晦菴《诗集注》:「温和而名盛。」 槛:栏干。 扶桑:传说中的神树,生于日出之处。《说文解字》:「榑桑,神木,日所出也」 皎皎:同「皎皎」,指天色明亮。 龙辀(zhōu):以龙为车。辀,本是车辕横木,泛指车。 雷:指以雷为车轮,所以说是乘雷。 委蛇:即逶迤,曲折斜行。 低徊:迟疑不进。 顾怀:眷恋。 羌:发语词 憺(dàn):指心情泰然。 緪(gēng):王叔師注:「絚,急張絃也。」 交鼓:指彼此鼓声交相应和。交,对击。 箫钟:用力撞钟。箫,击。 瑶:通「摇」,震动的意思。 瑶簴(jù):指钟响而簴也起共鸣。簴,悬钟声的架。 篪(chí):古代的管乐器。 灵保:指祭祀时扮神巫。 姱(kuā):美好。 翾(xuán)飞:轻轻的飞场。翾,小飞。 翠:翠鸟。 曾:飞起。 展诗:展开诗章来唱。诗,指配合舞蹈的曲词。 会舞:指众巫合舞。 应律:指歌协音律。 合节:指舞合节拍。 灵:神 矢:箭。 天狼:即天狼星,相传是主侵掠之兆的恶星,其分野正当秦国地面。因此旧说以为这里的天狼是比喻虎狼般的秦国,而希望神能为人类除害。 弧:木制的弓,这里指弧矢星,共有九星,形似弓箭,位于天狼星的东南。 反:指返身西向。 沦降:沉落。 援:引。 桂浆:桂花酿的洒。 撰:控捉。 驼(chí):通「驰」。 杳:幽深。 冥冥:黑暗。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与《诗经》并称“风骚”二体,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积极影响。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
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
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
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
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
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仙都山鹿。宋代。苏轼。 日月何促促,尘世苦局束。仙子去无踪,故山遗白鹿。仙人已去鹿无家,孤栖怅望层城霞。至今闻有游洞客,夜来江市叫平沙。长松千树风萧瑟,仙宫去人无咫尺。夜鸣白鹿安在哉,满山秋草无行迹。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阆水歌。唐代。杜甫。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
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
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
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又和岳祠谢发题岳寺平法华庵。宋代。司马光。 宴坐几何年,庭芜与砌连。焚修真谛苦,功地得无圆。阙里诗三百,濑级文五千。厌烦犹不读,何况淤泥莲。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
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
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寄远。唐代。杜牧。 两叶愁眉愁不开,独含惆怅上层台。碧云空断雁行处,红叶已凋人未来。塞外音书无信息,道傍车马起尘埃。功名待寄凌烟阁,力尽辽城不肯回。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
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
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省试七月流火。唐代。敬括。 前庭一叶下,言念忽悲秋。变节金初至,分寒火正流。气含凉夜早,光拂夏云收。助月微明散,沿河丽景浮。礼标时令爽,诗兴国风幽。自此观邦正,深知王业休。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
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
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
赋得竹箭有筠。唐代。张仲方。 东南生绿竹,独美有筠箭。枝叶讵曾凋,风霜孰云变。偏宜林表秀,多向岁寒见。碧色乍葱茏,清光常蒨练。皮开凤彩出,节劲龙文现。爱此守坚贞,含歌属时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