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
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
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
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寒食寄郑起侍郎。宋代。杨徽之。 清明时节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门。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天寒酒薄难成醉,地迥楼高易断魂。回首故山千里外,别离心绪向谁言?
清明时节我独自走出郊野,寂寞山城家家门户绿柳隐映。
隔水淡淡烟霭中,看得见佛寺修竹成荫, 一路上细雨萧疏, 经过的村庄落花阵阵。
天气寒冷,菲薄的淡酒,不能让我在一醉中沉浸。登上高楼只见天高地迥, 我思乡念友更容易极度伤心。
回望故家远在千里以外,满怀离情别绪又去讲给谁听?
寒食:寒食节。每年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禁火,吃冷食,谓之寒食。郑起:宇孟隆,后周时曾任右拾遗、直史馆,迁殿中侍御史。入宋,963年(乾德元年)外贬后,未再入任而卒。“侍郎”可能是“侍御”之误。
清明时节:寒食节后两日为清明节,故寒食、清明常并举。郊原:郊外原野。古代风俗,寒食、清明要踏青扫墓,出郊春游。
柳映门:宋代清明寒食节时有插柳于门上的习俗,《东京梦华录》卷七、《梦粱录》卷二均有记载。
修竹寺:长着修长竹子的佛寺。
落花村:飘落花朵的村子。
酒薄:酒味淡薄。
迥(jiǒng):远。断魂:这里是形容哀伤至极。
故山:故乡。
此诗作于北宋乾德(963—968)初至太平兴国(976—984)初,杨徽之贬为外官之时。向故人郑起倾诉“别离心绪”是全诗的主旨。
首句“清明”后缀以“时节”二字,即将寒食包括在内。在此时节“出郊原”春游,是宋时风俗,如邵雍《春游》诗即有句云:“人间佳节唯寒食。”
第二句“山城”点明诗人出游的地点。“寂寂”,用叠词渲染周围的环境气氛。柳则是带季节气候特征的植物,不但唐人韩诩有“寒食东风御柳斜”名句传世,而且宋人每逢寒食,即以杨柳等物饰于轿顶之上,四垂遮蔽。每户且以“面造枣(饣固)飞燕,柳条串之,插于门根”(《东京梦华录》卷七)。因此,“柳映门”是寒食特有之景。
颔联二句二景:一远一近,一朦胧一清晰,如画家构图,色调和谐,笔触错落有致。同是写寒食清明,柳永《木兰花慢》词:“拆桐花烂漫,乍疏雨,洗清明.正艳杏烧林,湘桃绣野,芳景如屏。”而在杨徽之笔下,则是“水隔淡烟修竹寺,路经疏雨落花村”,如此色调淡雅、风物凄清之景,与前“寂寂山城”相呼应,与都城寒食时繁华热闹景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诗人被贬后的愁思。
颈联即景抒情。“天寒”,点出寒食节乍暖还寒的气侯特点。“酒薄”,暗示山城的荒僻。自唐至宋,均有寒食扫墓之俗。此时此景,登高见之,倍生思家之念。诗中“易断魂”,由“地迥”和“回首故山千里外”而来;而“难成醉”也与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两句与范仲淹《御街行》词“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有异曲同工之妙。据说宋太宗很欣赏杨徽之的诗,特地挑出十联写于屏风,其中就有这一联。
尾联之妙,在以问句作结。诗人本有一腔“别离心绪”,喷涌欲出,这里以“向谁言”出之,于“露筋骨”之中,仍为唱叹之音,与全诗的基调和谐一致。
作者于西昆体盛行之时,能不雕金镂玉,不堆砌典故。额联平仄稍作变化,颈联虽对得很工,然而略有“流水对”之意,仍有自然流转之美。全诗无论是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显得自然而清新。
杨徽之(921~1000)宋代官员、宋初第一代诗人中的佼佼者。字仲猷,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后周显德二年举进士甲科,起家校书郎,集贤校理,累官右拾遗。因文才出众,曾奉诏参与编辑《文苑英华》,负责诗歌部分。真宗时官至翰林待读学士。为人纯厚清介,守规矩,尚名教,尤恶非道以干进者,后患足疾而卒,谥文庄。
十载鬓丝禅板,东风又起,吹到閒情。谁遣枇杷花下,蓦遇卿卿。
绿水晓、满眶娇泻,垂杨软、一捻身轻。斗倾城。金九绿帻,分外盈盈。
回程。兰舟同上,如规月白,似簟波平。羞晕微红,半腮香玉脸潮生。
燕声松、解调闽语,莺喉脆、宛弄秦筝。酒微酲。小楼今夜,春梦难成。
玉蝴蝶 山游席上书所见。清代。陈维崧。 十载鬓丝禅板,东风又起,吹到閒情。谁遣枇杷花下,蓦遇卿卿。绿水晓、满眶娇泻,垂杨软、一捻身轻。斗倾城。金九绿帻,分外盈盈。回程。兰舟同上,如规月白,似簟波平。羞晕微红,半腮香玉脸潮生。燕声松、解调闽语,莺喉脆、宛弄秦筝。酒微酲。小楼今夜,春梦难成。
柳丝何意。百尺闲垂地。收拾春光都是你。只有春愁还系。
小桥流水无声。和云和雨分明。不愿生同舞絮,如何死化浮萍。
清平乐 柳絮。清代。王荪。 柳丝何意。百尺闲垂地。收拾春光都是你。只有春愁还系。小桥流水无声。和云和雨分明。不愿生同舞絮,如何死化浮萍。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
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和张心田咏史三首 其三 吴主权。清代。牛焘。 龙盘虎踞大江东,名士英流指顾中。碧眼坐承孙氏业,青年还逊伯符风。千秋铁瓮天垂堑,万里金汤壁烧红。一自都亭通魏使,两朝王气付牢笼。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
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王孙信(调陈萃叟)。宋代。辛弃疾。 有得许多泪。又闲却、许多鸳被。枕头儿、放处都不是。旧家时、怎生睡。更也没书来,那堪被、雁儿调戏。道无书、却有书中意。排几个、人人字。
上国房心次,仙都太紫微。
璧门开倣雉,金阙立如翚。
昔圣躬三祀,乘时动六飞。
奠圭涡曲已,鸣跸涣阳归。
孚号兴王泽,尊名象日畿。
经营原庙制,虔巩上天威。
祖系崇轩鼎,宗祊奉汉衣。
豫游恩甚盛,谒款礼无违。
却顾和鸾迹,咸嗟岁序非。
璿源流永永,尧德冠巍巍。
我后遵鸿烈,声明极范围。
乾坤扶宝历,日月拱琳扉。
朝会元正始,班联内著依。
叙官风宪肃,就列羽仪辉。
北面鸾分党,东隅斗转机。
寒销冰玉砌,风绕大龙旂。
瑞色花藏绿,欢声雾散霏。
未竣真馆集,遥仰帝阳晞。
至治尤遐邈,先猷重发挥。
邦人徒望幸,延首向端闱。
元日鸿庆宫朝拜二十韵。宋代。苏颂。 上国房心次,仙都太紫微。璧门开倣雉,金阙立如翚。昔圣躬三祀,乘时动六飞。奠圭涡曲已,鸣跸涣阳归。孚号兴王泽,尊名象日畿。经营原庙制,虔巩上天威。祖系崇轩鼎,宗祊奉汉衣。豫游恩甚盛,谒款礼无违。却顾和鸾迹,咸嗟岁序非。璿源流永永,尧德冠巍巍。我后遵鸿烈,声明极范围。乾坤扶宝历,日月拱琳扉。朝会元正始,班联内著依。叙官风宪肃,就列羽仪辉。北面鸾分党,东隅斗转机。寒销冰玉砌,风绕大龙旂。瑞色花藏绿,欢声雾散霏。未竣真馆集,遥仰帝阳晞。至治尤遐邈,先猷重发挥。邦人徒望幸,延首向端闱。
凄清临晚景。
疎索望寒阶。
湿庭凝坠露。
抟风卷落槐。
日气斜还冷。
云峯晚更霾。
可怜数行鴈。
点点远空排。
晚秋诗。南北朝。庾信。 凄清临晚景。疎索望寒阶。湿庭凝坠露。抟风卷落槐。日气斜还冷。云峯晚更霾。可怜数行鴈。点点远空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