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
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早春夜望。唐代。李端。 旧雪逐泥沙,新雷发草芽。晓霜应傍鬓,夜雨莫催花。行矣前途晚,归与故国赊。不劳报春尽,从此惜年华。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
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
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九日雨中。唐代。徐铉。 茱萸房重雨霏微,去国逢秋此恨稀。目极暂登台上望,心遥长向梦中归。荃蘪路远愁霜早,兄弟乡遥羡雁飞。唯有多情一枝菊,满杯颜色自依依。
七载韶华叹逝波,天涯尊酒喜重过。春风海上销兵气,夜月军中奏雅歌。
仙子吹笙年正少,将军入幕客偏多。灞亭醉尉应相避,敢问今宵漏若何。
齐将军席上闻歌。明代。徐熥。 七载韶华叹逝波,天涯尊酒喜重过。春风海上销兵气,夜月军中奏雅歌。仙子吹笙年正少,将军入幕客偏多。灞亭醉尉应相避,敢问今宵漏若何。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余迹。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
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梦玉人引。宋代。李甲。 渐东风暖,陇梅残,霁云碧。嫩草柔条,又回江城春色。乍促银签,便篆香纹蜡有余迹。愁梦相兼,尽日高无力。这些离恨,依然是、酒醒又如织。料伊怀情,也应向人端的。何故近日,全然无消息。问伊看,伊教人到此,如何休得。
月落沙汀早刺船,芦花拥被尚安眠。喧闻雪浪重滩上,梦绕烟钟古寺边。
半载鸣鸡疏问寝,五更骑马忆朝天。江湖濡迹增颓放,一听乌啼倍憬然。
舟夜。清代。陈瑞球。 月落沙汀早刺船,芦花拥被尚安眠。喧闻雪浪重滩上,梦绕烟钟古寺边。半载鸣鸡疏问寝,五更骑马忆朝天。江湖濡迹增颓放,一听乌啼倍憬然。
聊开郁金屋。
暂对芙蓉池。
水光连岸动。
花风合树吹。
春杯犹杂泛。
细菓尚连枝。
不畏歌声尽。
先看筝柱欹。
咏画屏风诗 二一。南北朝。庾信。 聊开郁金屋。暂对芙蓉池。水光连岸动。花风合树吹。春杯犹杂泛。细菓尚连枝。不畏歌声尽。先看筝柱欹。
花枝满院朝啼鸟,柳线垂阶晚摆风。霞映夕阳斜拂树,雨添春水细滋松。
读剪春灯馀话代田洙和薛涛四时回文词韵春。明代。韩殷。 花枝满院朝啼鸟,柳线垂阶晚摆风。霞映夕阳斜拂树,雨添春水细滋松。